"谢了还开肯悟空":月季花凋谢了又再次绽放,仿佛懂得悟空的哲理,
"一年三十六旬中":在这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光阴里,循环往复。
"相看谁有长春艳":试问还有哪种花能像它这般,拥有长春不老的艳丽,
"莫道花无百日红":不要轻率地说,没有花朵能持续绽放百日之红。
"酡风倚娇承舞雪":它红润的花朵,宛如醉颜般娇艳,又似少女般妩媚,
# 风:一作脸。
"瘦枝扶力借柔风":在风雪中依然摇曳生姿,纤细的枝条看似柔弱,却能借助轻柔的东风,顽强地挺立。
"四时常吐芳姿媚":四季更迭,它始终吐露芬芳,展现出迷人的姿态,
"人老那能与此同":岁月流转,人已衰老,又怎能如它这般青春永驻,常开不败。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谢了还开肯悟空,一年三十六旬中”首联点出月季花的核心特征——花期绵长。“谢了还开”直叙其凋谢后又持续绽放的特性,打破普通花卉“一次盛开便凋零”的规律;“肯悟空”以反问语气暗指月季不愿像佛家“悟空”般看淡荣枯,而是执着于生命的延续,在“一年三十六旬”中始终保持蓬勃生机。”“相看谁有长春艳,莫道花无百日红”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强化月季的“长春”特质。“相看谁有”以反问强调世间难有花能与之媲美,“莫道花无百日红”则直接反驳俗语“花无百日红”(出自《元曲选·儿女团圆》),用否定句式破除传统认知,断言月季打破了花期短暂的局限,实现了“百日红”的超越。“酡风倚娇承舞雪,瘦枝扶力借柔风”颈联转向对月季形态的细腻刻画,融入拟人化手法。“酡脸倚娇”形容花瓣如美人醉酒的面颊,娇艳柔媚,“承舞雪”既写其在风雪中挺立(“舞雪”或指飘雪如舞),又暗含“承受考验”之意;“瘦枝扶力”以“瘦”状写枝条纤细,却能借助“柔风”支撑花朵,展现刚柔并济的姿态。“四时常吐芳姿媚,人老那能与此同”尾联由花及人,生发感慨。“四时常吐”总结月季全年绽放的特性,“芳姿媚”重申其持久的美丽;“人老那能与此同”以反问收束,将花的“永恒”与人的“易老”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对人生短暂、青春难驻的叹惋。
上一篇:宋·董嗣杲《落梧》
下一篇:宋·董嗣杲《先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