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hòu

朝代:宋作者:董嗣杲浏览量:1
xuě
hòu
jiāng
miàn
jìng
wèi
hán
xiān
péng
péng
shàng
zuò
jìng
jiàn
tiān
kuān
fēng
píng
shì
wèi
jiǎn
xiǎo
zhōu
dàng
miǎo
màn
wàn
yíng
qióng
shù
huàn
cuì
luán
jiāng
shèng
gài
jǐng
xīn
huì
nán
shì
jiè
shū
yuè
yōng
bái
pán
fán
shēn
guǎng
广
jiǔ
bēi
gān
yán
néng
jìn
zuì
mián
gēng
cán

译文

雪停之后江面洁净,游子不畏惧寒冷。掀起船篷在篷上坐下,静静地看到天地广阔。风已平静但雪势没有减弱,小船在广阔江面上飘荡。广阔江面晶莹没有波浪,雪后的树木如琼玉,山峦在雪后幻化成奇妙模样。大江有这般美好的景象,景色与心境融合很难得。不一会儿世界变得不一样,月亮如拥抱着白玉盘。平凡的自身寄于广阔天地间,酒杯不能空着。严寒怎么能阻挡,醉着入眠,夜已经很深。

逐句剖析

"雪后江面净":雪停之后江面洁净,

"客子不畏寒":游子不畏惧寒冷。

"掀篷篷上坐":掀起船篷在篷上坐下,

"静见天地宽":静静地看到天地广阔。

"风平势未减":风已平静但雪势没有减弱,

"小舟荡渺漫":小船在广阔江面上飘荡。

"万里莹无波":广阔江面晶莹没有波浪,

"琼树幻翠峦":雪后的树木如琼玉,山峦在雪后幻化成奇妙模样。

"大江此胜概":大江有这般美好的景象,

"景与心会难":景色与心境融合很难得。

"须臾世界殊":不一会儿世界变得不一样,

"月拥白玉槃":月亮如拥抱着白玉盘。

"凡身寄广漠":平凡的自身寄于广阔天地间,

"酒杯不可干":酒杯不能空着。

"严冱何能禁":严寒怎么能阻挡,

"醉眠更已残":醉着入眠,夜已经很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后》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两句点明雪后江面洁净,诗人不惧寒冷。三、四句描绘诗人独坐篷上,在宁静中感受天地开阔。五、六句写风虽平静但雪意未消,小舟在茫茫江面飘荡。七、八句展现雪后万里江面晶莹无波,岸边树木如琼枝,远处山峦似翡翠,景色壮美。九、十句抒发美景与心境难以契合的感慨。末尾六句写时间推移,月亮升起如白玉盘,世界变得不同,表达身处广阔天地,借酒遣怀,强调严寒难挡,诗人已醉卧至夜残。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绘雪后江景的同时,展现诗人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首句点明时间为雪后,江面在雪的洗礼下洁净如洗,为全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背景画面。“客子不畏寒”表明诗人作为游子,不惧雪后的寒冷,突出其兴致盎然。“掀篷篷上坐”,一个简单的动作描写,生动展现出诗人迫不及待想要欣赏雪后江景的急切心情。“静见天地宽”,则是诗人坐在篷上的独特感受,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仿佛天地都变得开阔起来,不仅描绘出眼前开阔的自然景象,更传达出诗人内心因之而获得的一种豁达与开阔之感。“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这里进一步描绘雪后江景。虽然风已平静,但雪后的气势并未减弱。诗人乘坐的小舟在浩渺的江面上飘荡,“荡渺漫”三字生动表现出江面的辽阔和小舟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自然的宏大。“万里莹无波”描绘出江面如同镜面,万里晶莹,毫无波澜,营造出一种宁静之美。“琼树幻翠峦”,江岸被雪覆盖的树木如玉树般晶莹,在诗人眼中仿佛幻化成了翠绿的山峦。“大江此胜概,景与心会难。须臾世界殊,月拥白玉槃。”诗人感慨眼前大江的这般胜景,美景与内心的感悟难以言说。“景与心会难”表达出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复杂而难以名状的感受,有一种美景当前却难以用言语尽述的无奈。“须臾世界殊”,时间词“须臾”表明变化之快,转眼间世界变得不同。“月拥白玉槃”,描绘出月亮升起,如同拥抱着一个白玉盘,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的圆润与皎洁,同时也暗示着随着月亮的升起,江景又将呈现出另一番不同的景象。“凡身寄广漠,酒杯不可干。严冱何能禁,醉眠更已残。”诗人意识到自己渺小的凡身置身于这广袤的天地之间,深感自身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酒杯不可干”,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唯有借酒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希望酒杯永远不要干涸,表现出诗人沉醉于美景与美酒之中的状态。“严冱何能禁”,即使雪后的严寒也无法阻挡诗人沉醉的兴致。“醉眠更已残”,不知不觉中,诗人在沉醉中睡去,而夜已深,暗示出诗人在这雪后江景中尽情享受,直至夜深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董嗣杲《西林桥》

下一篇:宋·董嗣杲《水乐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