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枕清流":小楼阁枕靠着清澈的溪流,
"一霎莲塘雨":一阵骤雨洒落在莲塘之上。
"风递幽香入槛来":微风将幽幽荷香送入栏杆,
"枕簟全无暑":枕席之上全然没了暑气。
"遐想似花人":不禁遐想那如花般的人儿,
"阅岁音尘阻":经年累月音信渐渐阻隔。
"物是人非空断肠":景物依旧人却已远隔天涯,
"梦入芳洲路":空自断肠唯有梦入芳洲路。
南宋词人
蔡伸(1088~1156),南宋词人。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早年与兄蔡佃、蔡伷先后蜚声太学,时号“三蔡”。政和进士,历太学博士、徐州通判等职,还曾入高宗幕府。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蔡伸擅长书法,字画遒劲,又通晓音律,工词。词风雄健俊爽,部分作品感慨壮志难酬。部分词作有南唐词人风致,与周邦彦风格相似。代表作品有《菩萨蛮·广陵盛事》《蓦山溪·登历阳城楼》《点绛唇·登历阳连云观》等。著有《友古词》。
1. 分段赏析
“小阁枕清流,一霎莲塘雨”两句是上阕的起笔,点明环境与场景。“小阁枕清流”以“枕”字赋予小阁以倚靠之态,生动写出楼阁临流而建的清幽位置;“一霎莲塘雨”则突发一笔,描绘骤雨突袭莲塘的动态画面,雨声、荷声交织,既增添夏日清凉感,又为环境注入灵动气息,动静结合中勾勒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空间。“风递幽香入槛来,枕簟全无暑”两句承接前句,从嗅觉与触觉角度深化体验。“风递幽香”以“递”字赋予风以拟人化动作,仿佛清风有意将荷花的幽微香气送入栏杆,细腻写出香气的轻柔与弥漫;“枕簟全无暑”则直述卧于竹席之上,暑热尽消的舒适感受,嗅觉的“幽香”与触觉的“无暑”相呼应,全方位营造出清凉宜人的夏日小阁氛围,为下阕抒情作铺垫。“遐想似花人,阅岁音尘阻”两句转入下阕的抒情内核。“遐想似花人”以“似花”喻所思之人,既赞其容貌如花般娇艳,又暗含花期易逝的担忧,“遐想”二字点明思念之深;“阅岁音尘阻”则慨叹岁月更迭,与所思之人的音信渐渐阻隔,“阻”字道尽无奈与怅惘,将抽象的时间流逝转化为具体的情感阻隔,平实语言中蕴含深切的牵挂与失落。“物是人非空断肠,梦入芳洲路”两句收束全词,强化情感张力。“物是”指莲塘、小阁、幽香等景致依旧,“人非”则直指所思之人远隔天涯,两相对比,道尽时光流逝中的沧桑感;“空断肠”以一个“空”字,写尽相思无果的徒劳与痛楚;“梦入芳洲路”以虚笔作结,唯有在梦中踏入那长满香草的水洲,追寻所思之人的踪迹,将现实中的无奈转化为梦境中的虚幻追寻,情感在朦胧意境中得以延伸,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蔡伸《忆秦娥·花阴月》
下一篇:宋·蔡伸《飞雪满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