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荷生幽泉":碧荷生长在僻远的幽泉之旁,
"朝日艳且鲜":在朝日下分外娇艳光鲜。
# 朝日:早晨的太阳。
"秋花冒绿水":秋花从绿水中冒出来,
# 冒绿水:覆盖绿水。
"密叶罗青烟":叶子上还迷漫着青烟。
# 罗:笼罩。
"秀色空绝世":空有绝世美丽的花朵,
"馨香为谁传":花香也无人欣赏。
"坐看飞霜满":眼看着飞霜已到,
# 飞霜满:秋霜渐浓。
"凋此红芳年":美丽的花朵日渐凋落。
"结根未得所":这都是生而未得其所的缘故,
"愿托华池边":但愿今后托生在华贵的池塘边。
# 愿:但愿。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古风·其二十六》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开篇两句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荷花在幽泉中生长、在朝阳下绽放的艳丽景象,展现了其高洁之美与无奈之境,同时也是诗人自喻,寄托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达了渴望被重用的愿望与对理想的追求。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借碧荷“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以荷花的美好却无人知晓,来表达自己才华出众却不被赏识,托荷花之遭遇言自身怀才不遇之志。拟人:“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中,将荷花拟人化,仿佛它能“坐看”飞霜,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开头两句“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描绘了荷花从幽深的泉水中生长而出,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鲜润,光彩夺目。三四句“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写时值清秋,荷花在碧绿的水面上亭亭玉立,愈发显得艳丽动人。茂密的荷叶间弥漫着淡淡的青色雾气,仿佛为荷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冒”字赋予荷花一种动态之美,仿佛它正从水中悄然绽放;“罗”字则生动地描绘了青烟笼罩荷叶的静谧景象。五六句“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诗人面对如此绝世之美的荷花,不禁心生感慨:在这幽僻之地,荷花的美丽与芬芳岂不是无人欣赏?它的清香又为谁而散发呢?七八句“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运用拟人手法,写荷花虽美丽芬芳,却只能在漫天飞霜中无奈凋零,令人惋惜。结尾两句“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诗人感叹荷花生长之地非其所愿,真希望它能移栽到华美的池边,让世人得以欣赏它的美。这既是诗人对荷花的怜惜,也暗喻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表达了渴望得到举荐和朝廷重用的心愿。
# 此篇荷与华池,比也。谓君子有绝世之行,处于僻野而不为世所知,常恐老之将至,而所抱不见于所用,安得托身于朝廷之上而用世哉?是亦太白自伤之意也欤!
元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伤不遇也。末二句情见乎辞。白未尝一日忘事君也,求仙采药,岂其夺心哉!严羽云:观白诗,要识其安身立命处,此类是也。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君子履洁怀芳,何求于世?然而未尝忘意当世者,惧盛年之易逝,而思遇主以成功名也。
清陈沆《诗比兴笺》
上一篇:唐·贾岛《积雪》
下一篇:唐·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