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shān
shuǐ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7
西
dēng
xiāng
fēng
nán
jiàn
shuǐ
guà
liú
sān
bǎi
zhàng
pēn
shù
shí
fēi
diàn
lái
yǐn
ruò
bái
hóng
chū
jīng
hàn
luò
bàn
yún
tiān
yǎng
guān
shì
zhuǎn
xióng
zhuàng
zāi
zào
huà
gōng
hǎi
fēng
chuī
duàn
jiāng
yuè
zhào
huán
kōng
kōng
zhōng
luàn
cóng
shè
zuǒ
yòu
qīng
fēi
zhū
sàn
qīng
xiá
liú
fèi
qióng
shí
ér
míng
shān
duì
zhī
xīn
xián
lùn
shù
qióng
hái
chén
yán
qiě
xié
宿
suǒ
hào
yǒng
yuàn
rén
jiān
zhào
xiāng
shēng
yān
yáo
kàn
guà
qián
chuān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shì
yín
luò
jiǔ
tiān

译文

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逐句剖析

"西登香炉峰":从西面登上庐山的香炉峰,

# 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水气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香炉:指香炉峰。

"南见瀑布水":看见南面瀑布高挂在山前。

# 南见:一作“南望”。

"挂流三百丈":瀑布高高悬挂达到三百丈,

# 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喷壑数十里":喷涌出的溪水有数十里长。

# 喷壑数十里:喷壑句: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壑:坑谷。

"欻如飞电来":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闪电般,

# 欻如飞电来:欻如二句: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歘:歘忽,火光一闪的样子。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

"隐若白虹起":时隐时现恰如空中升白虹。

# 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隐若:一作“宛若”。

"初惊河汉落":初看以为银河从九天垂落,

# 河汉: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半洒云天里":河水从云天高处半洒而下。

# 半洒云天里:一作“半泻金潭里”。

"仰观势转雄":抬头仰观那气势更加雄伟,

"壮哉造化功":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壮阔。

# 造化:大自然。

"海风吹不断":海天之风吹不断瀑布水练,

"江月照还空":江上明月照来又如同空无。

# 江月照还空: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一作“山月”。

"空中乱潈射":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溅乱射,

# 空中乱潈射:“空中”二句: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潈:众水汇在一起。

"左右洗青壁":冲洗着两侧青色的山石壁。

"飞珠散轻霞":水珠飞溅犹如轻霞般四散,

"流沫沸穹石":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滚。

# 穹石:高大的石头。

"而我乐名山":我平生素来喜爱游览名山,

# 乐名山:一作“游名山”。乐:爱好。

"对之心益闲":面临此瀑布更觉心里闲逸。

# 闲:宽广的意思。,益:更加。

"无论漱琼液":不必说可吸饮如琼液之水,

# 琼液:传说中仙人的饮料。此指山中清泉。,漱:漱洗。,无论:不必说。

"还得洗尘颜":还可以用来洗去途中尘颜。

# 洗尘颜: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尘颜:沾满风尘的脸。,还得:但得。一作“且得”。

"且谐宿所好":还是与旧友相携一道到此,

# 且谐宿所好:一作“集谱宿所好,永不归人间”,又一作“爱此肠欲断,不能归人间”。谐:谐和。宿:旧。宿所好:素来的爱好。

"永愿辞人间":在这里隐居永远辞别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

#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 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挂:悬挂。,遥看:从远处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

#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直:笔直。

"疑是银河落九天":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疑:怀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山水诗组作。其一以全景视角摹写庐山瀑布的壮丽奇观,通过“挂流三百丈”“飞电来”“白虹起”等夸张笔法,勾勒出瀑布喷涌而下的磅礴气势;“仰观势转雄”等句更以动态描写强化视觉冲击,末句“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更借景抒怀,流露对自然永恒的向往。其二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奇幻光影开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极度夸张的浪漫想象,将瀑布幻化为银河倾泻的奇景,语言雄奇瑰丽,凸显李白诗歌的飘逸风格。两诗均以庐山瀑布为载体,一重写实摹态,一重虚境造奇,共同展现盛唐诗人对自然伟力的礼赞与艺术想象的极致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创作的山水名篇,学界多认为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初游金陵途经庐山之际。两首诗虽同咏庐山瀑布,但存在体裁与意趣的显著差异:其一为五言古诗,以“挂流三百丈”的雄奇笔法摹写瀑布磅礴之势,结句“永愿辞人间”流露隐逸之思;其二为七言绝句,以“银河落九天”的奇幻想象升华自然奇观。吴小如指出二诗存在内容重复与体裁差异,推测非一时一地之作;詹锳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考证,认为第一首五古当为开元年间李白入长安前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李白创作的山水诗组作,兼具七言绝句与五言古诗两种体裁,以庐山瀑布为题材,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自然奇观的壮美与诗人超逸的浪漫情怀。全诗以瀑布为核心意象,既具象描摹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又借景抒怀,体现了盛唐诗歌“笼天地于形内”的雄浑气魄与“思接千载”的哲思境界。

2. 写作手法

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以极度夸张的数字重构自然景观的物理尺度,将庐山瀑布的垂直落差从现实中的百余米(约三四十丈)放大至“三千尺”(约千米),形成超现实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瞬间感受到水流倾泻的磅礴气势。比喻:“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瀑布比作银河从九天倾泻而下。本体为“瀑布”,喻体为“银河”,强化了瀑布的壮阔气势,又赋予其超越现实的奇幻色彩。直抒胸臆:“西登香炉峰”直截宣告对自然的主动拥抱,无任何铺垫修饰,展现求索精神;“永愿辞人间”则以决绝语气收束全诗,将归隐志向化为直白宣言,毫无隐晦,体现对精神自由的终极追求。动静结合:“遥看瀑布挂前川”将奔腾的瀑布比作悬挂的白练,瞬间将飞流的动态“凝固”为垂落的静态画面。既凸显了瀑布的垂直落差,又通过“前川”的空间定位,赋予瀑布稳定的视觉坐标,形成“动中有静”的视觉奇景。

3. 分段赏析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两句交代诗人的游览路线与观景视角。诗人从西边登上香炉峰,转而向南,瀑布的全景便映入眼帘,简洁的方位词勾勒出游览轨迹,为下文对瀑布的细致描写做铺垫。“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瀑布的磅礴气势。“三百丈”“数十里”极力夸大瀑布的长度与冲击力,“挂流”将飞泻的瀑布比作悬挂的水流,化动为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凸显瀑布的雄浑壮阔。“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以生动的比喻展现瀑布的动态之美。“欻”字摹写水流疾驰的速度,将瀑布比作突然而至的闪电,瞬间照亮天地;又形容它像若隐若现的白虹腾空而起,从光影和形态两方面,细腻地刻画了瀑布的灵动与奇幻。“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通过奇特的想象,进一步渲染瀑布的震撼。诗人初见瀑布,惊觉如同银河自天而降,水流在半空中飞溅洒落,仿佛洒向云天之间。此句将人间瀑布与天上银河相联系,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添了浪漫色彩。“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是诗人仰观瀑布后的感慨。仰视之下,瀑布的气势愈发雄浑,诗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壮哉”二字直抒胸臆,饱含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赞美之情。“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以海风、江月为衬托,凸显瀑布的永恒与空灵。海风吹不散瀑布的水流,江月照耀下,瀑布依旧凌空飞泻,虚实结合,既写出瀑布的坚韧,又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描绘瀑布在空中水花四溅、冲击山壁的场景。“乱潈射”写出水流的杂乱喷射,“洗青壁”则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冲刷两侧青山,使其愈发苍翠的动态画面,展现出瀑布强大的力量。“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运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细腻刻画瀑布的形态。飞溅的水珠如散落的轻霞,四处迸射;水流冲击巨石,激起的泡沫好似沸腾一般。“飞珠”“流沫”的描写生动鲜活,将瀑布的灵动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由景及人,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人本就喜爱名山大川,面对眼前的庐山瀑布,心境愈发闲适悠然。此句将自然之景与诗人心境相融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进一步表达诗人在自然中的感悟。诗人认为,饮用这瀑布之水如同饮琼浆玉液般美妙,而且还能洗净尘世的污浊与疲惫。这里的“洗尘颜”不仅是身体的洁净,更是心灵的净化。“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直抒胸臆,点明诗人的志趣。诗人愿意顺应自己向来的喜好,永远与这山水相伴,远离尘世的纷扰。此句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阵阵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宛如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生紫烟”增添了神秘色彩,“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地表现出瀑布高悬的姿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名句,以极度夸张和奇妙想象,将瀑布的壮美推向极致。“飞流直下”生动展现瀑布奔腾而下的速度与气势,“三千尺”运用夸张突出其高度;“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自九天倾泻而下,大胆的想象打破现实局限,既写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又赋予其浪漫奇幻的色彩,使诗歌意境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4. 作品点评

这两首庐山瀑布诗皆出自李白之手,以不同视角描绘同一自然奇观。诗人遍访名山大川的足迹,在庐山云雾缭绕的峰峦间凝练出超凡脱俗的灵性。其诗境既有江河奔涌般的气势磅礴,又含云卷云舒般的天然灵动,奇崛想象突破时空界限,豪放诗情直抒胸臆。作品完美融合自然之美、率性之美与不羁之美,双璧同辉,共同构筑起盛唐山水诗的巅峰气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然余谓太白前篇古诗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磊落清壮,语简而意尽,优于绝句多矣。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

# 徐凝《瀑布》诗云:“千古犹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或谓乐天有赛不得之语,独未见李白诗耳。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

# 李太白《庐山瀑布》诗有“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句,东坡尝称美之。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

# 奇夐不复可道。以为银河,犹未免俗耳。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苏轼曰:仆初入庐山,有陈令举《庐山记》见示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诗,不觉失笑。开元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清清高宗《唐宋诗醇》

#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亦是眼前喻法。何以使后人推重?试参之。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引严沧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栖白《八月十五夜玩月》

下一篇:唐·李贤《黄台瓜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