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一曲傍阶砌":红色的花朵宛如弯曲的红丝在台阶旁盛开。
"珠露下、":在晶莹的露珠的衬托下,
"独呈纤丽":独独显出它们的纤巧美丽来。
"剪鲛绡、":花瓣如同剪开的鲛绡,
# 鲛绡:相传鲛人做的绡纱。
"碎作香英":碎成一片片散发着香气的花瓣,
"分彩线、":又像分开的彩线,
"簇成娇蕊":簇拥成一朵朵娇艳的花蕊。
"向晚群花欲悴":快到晚上了,别的花快要凋谢了。
# 悴:凋谢。
"放朵朵、":只有木芙蓉花朵朵绽放,
"似延秋意":好像在延续秋天的光景。
"待佳人、":等待着佳人,
"插向钗头":把它插在钗头上,
"更袅袅、":更是随风摇摆,
# 袅袅:形容随风摆动。
"低临凤髻":挨着美人的凤形发髻,更显美丽。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红丝一曲傍阶砌。珠露下、独呈纤丽。”开篇点明绢花沿着台阶摆放,在珠露的点缀下独自展现出纤细美丽的姿态,为整首词定下了精致优雅的基调。“剪鲛绡、碎作香英,分彩线、簇成娇蕊。”进一步描写绢花的制作工艺,仿佛是用鲛绡剪成花朵,用彩线簇成花蕊,突出了绢花制作的精巧,展现出其逼真的形态。下阕:“向晚群花欲悴。放朵朵、似延秋意。”傍晚时分,真实的花朵即将凋零,而绢花却朵朵开放,好像在延续秋天的意韵,通过与真花的对比,突出了绢花在秋日的独特价值。“待佳人、插向钗头,更袅袅、低临凤髻。”想象佳人将绢花插在钗头,花朵袅袅下垂,靠近发髻,描绘出一幅美人簪花的优美画面,使绢花之美与佳人之美相互映衬,进一步升华了词的意境。
下一篇:宋·晏殊《端午词·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