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梧叶下秋光晚":高大的梧桐树下,秋日的暮色渐浓。
"珍丛化出黄金盏":一簇珍稀的花丛中,绽出金黄如盏的花朵。
# 黄金盏:喻指黄葵花。
"还似去年时":它们仍似去年此时的模样。
"傍阑三两枝":静静倚着栏杆,疏疏落落三两枝。
"人情须耐久":人间的真情应当经久不变。
"花面长依旧":如花的容颜方能长久如初。
"莫学蜜蜂儿":切莫学那轻浮的蜜蜂。
"等闲悠扬飞":漫不经心地在花间飞舞飘摇。
# 等闲:轻易,随便。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写作手法
比喻:“珍丛化出黄金盏”将秋日黄葵花(一说菊花)比作“黄金盏”,以黄金的璀璨比喻花朵的明艳,既突出其色泽特征,又赋予富贵典雅的象征意义。对比:“人情须耐久”与“花面长依旧”二句将人情应如花般恒久的理想,与现实中“蜜蜂儿”的轻浮形成对比,凸显主题。
2. 分段赏析
上阕以“高梧叶下秋光晚”开篇,描绘梧桐叶落、秋意渐浓的萧瑟背景,却以“珍丛化出黄金盏”一转,突出黄葵花璀璨绽放的生命力。词人将花朵比作“黄金盏”,既显其华美,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敏锐感知。“还似去年时,傍阑三两枝”二句,通过黄葵年复一年的开放姿态,揭示生活表象下恒常不变的本质——在变动不居的岁月里,唯有自然与情感能超越时间。然而,“还似”一词又隐约透露出词人对按部就班生活的倦意,如他在《谒金门》中所叹“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平淡中暗藏对生命激荡的渴望。下阕由物及人,以“人情须耐久,花面长依旧”直抒胸臆,强调情感当如黄葵般经久不渝。词人巧妙对比蜜蜂的轻浮(“莫学蜜蜂儿,等闲悠扬飞”)与黄葵的坚守,批判用情不专的世俗之态。这一正一反的意象并置,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亦是对人世情理的深刻体悟——生活的真谛不在波澜壮阔,而在于平淡中的真诚与恒久。晏殊以寻常秋景为媒介,在花开花落间寄托了对生命本真的思考,展现了其“温润秀洁”的词风与哲人般的通透。
上一篇:宋·晏殊《酒泉子·三月暖风》
下一篇:宋·晏殊《殢人娇·玉树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