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暖风":三月春风和煦,
"开却好花无限了":催开了无数娇艳的花朵,
"当年丛下落纷纷":可惜春日总是留不住,总要花落纷纷。
"最愁人":最让人愁怨。
"长安多少利名身":汴京城里,多少人追逐功名利禄。
# 利名身:追逐功名利禄之身。,长安:唐代的京城,但这里指的是汴京,即今开封。
"若有一杯香桂酒":若有一杯香醇的桂酒,
# 桂酒:用玉桂浸制的美酒。泛指美酒。
"莫辞花下醉芳茵":不要管会不会醉倒在花丛下草地上。
# 芳茵:茂美的草地。
"且留春":且珍惜这美好春光吧。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起笔描绘出三月里,暖风轻柔地吹拂,催生出无数娇艳盛放的花朵,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当年丛下落纷纷”,曾经繁茂的花丛间,如今花瓣纷纷扬扬飘落。这前后的鲜明对比,将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展现得淋漓尽致。词人在此借景抒情,用花开的绚烂与花落的飘零,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氛围。简洁明快的语言中,饱含着对时光匆匆、美好易逝的无奈与伤感。此段主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乐景衬哀情,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共鸣,也为下阕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下阕“长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且留春。”,词人将目光从自然景色转向人世。“长安多少利名身”,点明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有众多为功名利禄奔波忙碌之人。这种对名利的追逐,与上阕中美好却短暂的春光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对照。随后,词人劝诫道,倘若有一杯飘香的桂酒,就不要推辞在花丛下、绿草上沉醉。“莫辞”“且留”,语气真挚而恳切,直抒胸臆地表达出词人希望人们不要被名利所羁绊,要懂得珍惜眼前如春光般美好的时光。此段通过对比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与享受春光的闲适生活,深刻地传达出词人对功利的反思,以及对珍惜当下、留住美好的强烈渴望。
上一篇:宋·晏殊《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下一篇:宋·晏殊《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