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xiàng
nián
guāng
yǒu
xiàn
shēn

朝代:宋作者:晏殊浏览量:1
xiàng
nián
guāng
yǒu
xiàn
shēn
děng
xián
bié
xiāo
hún
jiǔ
yán
pín
mǎn
shān
kōng
niàn
yuǎn
luò
huā
fēng
gèng
shāng
chūn
lián
yǎn
qián
rén

译文

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逐句剖析

"一向年光有限身":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

# 有限身:有限的生命。,年光:时光。,一向:一晌,片刻,一会儿。

"等闲离别易销魂":宛若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深感悲伤。

# 销魂:极度悲伤,极度快乐。,等闲:平常,随便,无端。

"酒筵歌席莫辞频":于是,频繁的聚会,借酒消愁,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

# 莫辞频:频,频繁。不要因为次数多而推辞。

"满目山河空念远":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河山,突然怀思远别的亲友,

# 远:远方。,念:思念。

"落花风雨更伤春":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

"不如怜取眼前人":不如在酒宴上,好好爱怜眼前的人。

# 怜取眼前人:元稹《会真记》载崔莺莺:“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怜:珍惜,怜爱。取:语助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感叹人生短促、离别苦多,劝人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上片感慨人生短暂,离别寻常,劝人莫辞酒筵歌席。下片则由念远伤春,转而提出不如珍惜眼前之人。全词格调虽然沉郁,但取景甚大,气象宏阔,意境莽苍,健笔厚重,且又保留了温婉平和的气质,颇堪玩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991~1055),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翰林学士、右庶子。仁宗朝,累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后任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卒谥元献。晏殊是宋代文学大家,与其子晏几道并称“二晏”,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的词继承了花间派的传统,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代表作品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著有《元献遗文》《珠玉词》《类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晏殊生性刚健,即便平日里常沉浸在充满诗酒意趣的生活中,却始终以审慎且理性的态度对待人生。因而,那些有歌乐相伴的宴饮时光,不但未曾消磨他的精神与意志,反倒促使他从繁华盛景联想到终将消歇的必然。诸如人生的有限与无限、离散与聚合这类重大命题,始终在他心头挥之不去。此篇《浣溪沙》,便是晏殊在一次宴罢之后有感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一首哲理感怀词。开篇不做任何铺垫,直言年华有限,稍纵即逝,以精炼的语言引出应及时行乐之念,接着借空想之词深化对时空不可逆的哲思,表达生活要更实际一些,把握当前,多享有生活,超脱愁苦。全词格调虽然沉郁,但气象宏阔,意境莽苍,健笔厚重,又保留了温婉平和的气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落花风雨更伤春”当风雨无情地吹落缤纷繁花时,词人愈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短暂易逝,借由“落花”的意象抒发闲情愁绪,更显得深刻而沉稳。

3. 分段赏析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上片“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开篇词人不做任何铺垫,直言年华有限,稍纵即逝,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词人感慨时光转瞬即逝,生命亦如此有限!其内心的哀怨仿若无尽的洪流,根源在于那无法抗衡的自然法则。毕竟,谁不期望美好的青春年华能够长久延续呢?对春光轻易流逝的惋惜,对盛年一去不返的感慨,这类情绪在《珠玉集》中并不少见。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将这种情绪以强烈且直接的方式抒发出来,因而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词的第二句加厚一笔。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词中所描绘的,既不是背井离乡、相隔千里的生离之苦,更不是生死诀别、血泪交织的沉痛死别,仅仅只是生活中平常不过的一次离别罢了。但“等闲”这两个字,实不等闲,在短暂如白驹过隙的人生里,离别并非罕见之事,然每一次的分离,都会占据有限生命中的一段时光,如此情形,又怎能不让人轻易便黯然神伤呢?“酒筵歌席莫辞频”写既然时光有限,那就莫要为之再离别伤神,不如对酒当歌,及时行乐,聊以慰藉有限的生命。下片“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句为词人的空想。当词人登临高处,极目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刹那间,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而当风雨无情地吹落缤纷繁花时,词人愈发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短暂易逝,由此更添浓郁的伤春愁绪。此句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表现出词人对时空不可逾越,消逝的事物不可复得的感慨。“不如怜取眼前人”以“不如”一词转折,再次表达了自己要珍惜当下的想法,与其徒劳地思念远方的亲友,为了风雨摇落的花朵而伤怀,还不如实更际一些,珍惜眼前朋友的情谊。这也是词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4. 作品点评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这首词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大多语言清新明净,闲雅蕴藉,遣词造句极为考究。而在这首词里,晏殊却打破常规,选取宏大的景象,笔力雄浑厚重,格调刚劲有力。词中抒发的伤春怀远之情,深刻而沉稳,既高健明快,又始终保留着温婉平和的气质,避免词意流于凄厉哀伤,这是此词最为突出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惟“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二语,较“无可奈何”胜过十倍,而人未之知,何也?

现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词学通论》

# 此词前半首笔意回曲,如石梁瀑布,作三折而下。言年光易尽,而此身有限,自嗟过客光阴,每值分离,即寻常判袂,亦不免魂消黯然。三句言消魂无益,不若歌筵频醉,借酒浇愁,半首中无一平笔。后半转头处言浩莽山河,飘摇风雨,气象恢宏。而“念远”句承上“离别”而言,“伤春”句承上“年光”而言,欲开仍合。虽小令而具长调章法。结句言伤春念远,只恼人怀,而眼前之人,岂能常聚,与其落月停云,他日徒劳相忆,不若怜取眼前,乐其晨夕,勿追悔蹉跎,串足第三句“歌席莫辞”之意也。

近代学者、诗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此词感慨特深,堂庑更大,忽尔拓之使远,又复收之使近,诚有抝铁为枝之幻。亦惟如此,始益见其沉郁。

近代词学家赵尊岳《珠玉词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洵《祭亡妻程氏文》

下一篇:宋·晏殊《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