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yáng
zhōu
liù
·
·
kūn
qiū
tái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fǎng
访
gāo
tái
bàn
qīng
chūn
jiāo
shuí
cóng
cǎi
xíng
wén
chē
rén
tóng
guàn
tīng
shēng
niǎo
jīng

译文

我前去寻访古迹昆丘台,只见高台已大半倾颓,春日的郊外,是谁跟随着彩旗出行。欣喜地听闻车马声中人们一同欢乐,鸟儿也习惯了这悠扬的笙歌,不再受惊。

逐句剖析

"访古高台半已倾":我前去寻访古迹昆丘台,只见高台已大半倾颓,

"春郊谁从彩旗行":春日的郊外,是谁跟随着彩旗出行。

# 谁:一作随。

"喜闻车马人同乐":欣喜地听闻车马声中人们一同欢乐,

"惯听笙歌鸟不惊":鸟儿也习惯了这悠扬的笙歌,不再受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原父扬州六题(其五·昆丘台)》是北宋欧阳修创作的七言绝句。当时欧阳修仕途处于特定阶段,与友人原父就扬州相关主题唱和,此诗便是其中之一。昆丘台作为扬州的历史遗迹,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欧阳修在诗中以访古为切入点,描绘了昆丘台如今半已倾颓的景象,同时展现了春郊中车马同行、笙歌相伴的欢乐场景,将历史的沧桑与当下的热闹进行对比,表达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民生安乐的关注,体现了他诗歌创作中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访古高台半已倾”,诗人点明自己的行为是访古,而所访的昆丘台如今已大半倾颓。这一景象瞬间将读者带入到历史的沧桑氛围中,让人感受到岁月对古迹的侵蚀,引发对往昔的遐想。次句“春郊谁从䌽旗行”,笔锋一转,诗人将视角从破败的昆丘台转向春日的郊外。春日的郊外,彩旗飘扬,人们或骑马或乘车,热热闹闹地出行。一个“谁从”,仿佛在询问又似在感慨,展现出人们在春日里的欢快与活力,与昆丘台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喜闻车马人同乐“,末句”惯听笙歌鸟不惊”,进一步描绘春郊的热闹场景。诗人听闻车马声中人们欢声笑语,共同享受着欢乐时光,悠扬的笙歌不断,连鸟儿都习以为常,不再受惊。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出扬州春日里百姓生活的安乐祥和,也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喜爱与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下一篇:宋·欧阳修《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 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