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原头吹百草":夏日的南风在原野上吹拂着百草,
"草木丛深茅舍小":草木繁茂幽深,其中有一座小小的茅舍。
"麦穗初齐稚子娇":麦穗刚刚抽齐,如同小孩子般娇憨可爱,
# 稚子:幼子;小孩。
"桑叶正肥蚕食饱":桑叶长得正肥,蚕儿吃得饱饱的。
"老翁但喜岁年熟":老翁只因为当年能有好收成而欢喜,
# 岁年:一年。
"饷妇安知时节好":农妇哪里顾得上时节的美好。
# 饷妇:送饭的农妇。
"野棠梨密啼晚莺":野棠梨树茂密,晚莺在其间啼叫,
# 晚:续校:一作晓。,野棠梨:即棠梨。
"海石榴红啭山鸟":海石榴花嫣红,山鸟在枝头欢鸣。
# 啭:鸟鸣宛转。
"田家此乐知者谁":农家这种快乐的生活有谁知晓呢,
"我独知之归不早":只有我深知却没能早早归来。
"乞身当及强健时":我应当在身体强健的时候就辞官归隐,
"顾我蹉跎已衰老":可惜如今岁月虚度,我已衰老。
# 顾: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田园诗,生动描绘了小满时节乡村的夏日风光与农家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未能早日归田的遗憾与感慨。诗人通过对乡村自然景色和农事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与质朴纯真,同时借诗句“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彊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抒发自己虽深知田园之乐,却因岁月蹉跎,已至衰老,错过最佳归田时机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多处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融合。如“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描绘出乡村夏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在这美景中融入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的眷恋。正衬:以农家对丰收的期盼“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衬托出田园生活中人们质朴的追求,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务实与宁静,与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相呼应。直抒胸臆:“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彊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诗人直接表达自己对田园之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能早早归田的遗憾,让读者清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3. 分段赏析
诗开篇“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描绘出夏日南风轻拂草原,百草摇曳,草木茂密,茅舍在其中显得小巧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祥和的基调。“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生动展现出小满时节麦苗茁壮成长的可爱姿态,同时描绘出桑叶肥壮、蚕儿饱食的场景,展现出乡村农事活动的繁忙与生机。“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刻画了农家老人只盼着当年能有好收成,农妇也一心关注农事,无暇顾及田园景色美好的形象,凸显出农家生活的质朴与务实。“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进一步描绘乡村夏日傍晚的景色,野棠梨茂密,晚莺啼叫,海石榴嫣红,山鸟欢鸣,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乡村晚景图。最后“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诗人直抒胸臆,感慨自己深知田园之乐,却归田太晚,岁月蹉跎已至衰老,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一篇:宋·欧阳修《怨春郎·为伊家》
下一篇:宋·欧阳修《盘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