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交加山鸟啼":郁郁葱葱的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叫鸣欢,
# 啼:啼叫。,交加山:一作新阴野。
"晴风荡漾落花飞":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得四处飞舞。
# 晴风荡漾落:一作晚晴斜日杂。晴:晴空。
"鸟歌花舞太守醉":我就迷醉在这一片的鸟语花飞的大好春光之中,
# 太守:汉代一郡的地方长官称太守,唐称刺史,也一度用太守之称,宋朝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为知州。诗里称为太守,乃借用汉唐称谓。
"明日酒醒春已归":待到第二天酒醒的时候才发现春天已经将要结束了。
# 归:结束。,已:一作色。,明日:明天,第二天。日:一作月。
"春云淡淡日辉辉":头上是暖暖的阳光和淡淡的云朵,
"草惹行襟絮拂衣":脚底青草茂盛主动牵惹游人的衣襟,柳絮纷飞洒落在身上。
"行到亭西逢太守":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
"篮舆酩酊插花归":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 篮舆:是竹轿。
"红树青山日欲斜":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
# 红树:开红花的树,或落日反照的树,非指秋天的红叶。
"长郊草色绿无涯":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
# 无涯:无边际。,长郊:广阔的郊野。
"游人不管春将老":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
# 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老:逝去。一作“尽”。
"来往亭前踏落花":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 来往:一作空绕。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记游写景诗。描绘了丰乐亭春日鸟语花香、繁花似锦、暮春葱郁等不同阶段的美景,体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致的沉醉喜爱以及春光易逝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拟人:“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春草主动来‘惹’人”,将春草人格化,赋予其主动“招惹”人的动作,生动展现春草的生机勃勃与春意的撩人,使春景更鲜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也为后文抒情铺垫,凸显诗人对春的喜爱。夸张:“明日酒醒春已归”,表面说醉一天,实则夸张地表达醉了整个春天,以极度的时间跨度反差,反衬春景迷人却短暂,强化诗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情感冲击力。借景抒情:“绿影婆娑的树木,枝叶连成一片,鸟儿在山上林间愉快地歌唱。阳光下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树枝,不少落花随风飞舞”,诗人描绘出春日生机勃勃之景,随后以“明日酒醒春已归”,借春景消逝抒发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之情。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两句“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映入眼帘的是葱茏繁茂的树木,枝叶相互交错、层层叠叠,仿若一片绿色的海洋,因而“交加”二字尽显其枝叶的繁茂与紧密。山林间,鸟儿欢快鸣啼,似在奏响春日的乐章;暖阳下,和煦春风悠悠拂过,轻柔地撩动着树枝,惹得缤纷落花纷纷扬扬,随风飘舞。“荡漾”一词用得极为精妙,它不仅传神地勾勒出春风在青山翠谷、林间草地间自在穿梭的轻盈姿态,更侧面烘托出游人置身于这撩人的春色之中,内心满溢的愉悦之感,如此明媚春光,着实令人沉醉。第三句“鸟歌花舞太守醉”,山林间野鸟叽叽喳喳,各色繁花肆意飞舞,然而身为太守的诗人却仿若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喧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然醺醺然步入醉乡。这醉意,既是因眼前美景陶醉,更是陶醉于这一方天地的闲适悠然。第四句“明日酒醒春已归”,字面之意是诗人醉卧一日,待次日酒醒,却惊觉春日的踪迹已难觅,好似悄然无声地离去。实则是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诗人仿若醉了一整个春天,以此反衬春日的迷人风姿,让人不禁惋惜春光的短暂易逝,留恋之意溢于言表。第二首:开篇,春日盛景跃然纸上。苍穹之上,薄云轻掩,日光穿透云层倾洒而下,晴空澄澈,一望无边;大地之间,春草仿若绿色浪潮,蓬勃疯长,那旺盛的生命力驱使它们亲昵地触碰游人衣角,似在热情邀约。洁白的杨花、柳絮仿若春日信使,漫天翩跹,悠悠洒落,轻轻贴上行人春衣,刚抬手拂去,转瞬又栖落满身,“拂了一身还满”,画面灵动俏皮。“惹”字妙笔生花,赋予春草主动撩人的活泼,尽显其盎然生机,春意的撩人之感也扑面而来;“拂”字与之呼应,细腻勾勒春色的缱绻,似在挽留行人。对比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二者不分伯仲,皆以生花妙笔将春景勾勒得跃动鲜活。后两句,画面切换至丰乐亭。游人兴致高昂,呼朋引伴纷至沓来,在亭西与欧阳太守不期而遇。此刻的太守别具风采,鬓边、衣襟插满五彩花卉,全无官场的拘谨做派。他弃用庄重官轿,择一竹制篮舆,悠然安坐其中。竹轿悠悠摇晃,一路嘎吱作响,太守大醉而归,敞篷设计让旁人得以尽览他的洒脱不羁、倜傥风姿,为这春日游乐添一抹随性豪放的亮色,尽显其不拘小节、与民同乐的情怀。第三首:聚焦暮春,呈现出青山红树相互映衬,白日渐渐西沉,广袤大地上,萋萋碧草一望无际的画面。天色已晚,春天即将离去,可多情的游客们并不理会,依旧悠然地踏着缤纷落花,在丰乐亭前来回踱步,沉醉于这暮春的最后一抹美景之中。诗中“老”字相较于“尽”字,更精准地捕捉到春暮的神韵。整首诗将人们对春天的眷恋书写得淋漓尽致,既情意绵绵又酣畅尽兴。不难看出,在这群惜春的游人里,诗人自己也身在其中。欧阳修本就是描摹惜春之情的行家,他在《蝶恋花》里写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令人肝肠寸断,而此诗中“来往亭前踏落花”的游客形象,同样让读者心生惆怅,感怀春天的逝去。
4. 作品点评
综观这三首诗,皆遵循前两句精心勾勒景致,后两句抒发内心情感的模式。所绘之景绚丽多彩,明媚鲜活,令人目不暇接;所抒之情明朗且不失活泼,又蕴含着深沉的意蕴,耐人寻味。三首诗的结尾更是一绝,情韵悠长,丝丝缕缕缠绕心间,余味无穷。欧阳修本就情感细腻深沉,他的古文也以阴柔之美见长,有着一唱三叹的韵味。倘若将这组诗与他的散文经典《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一同品鉴,便能发现其间相互映照,更添意趣,展现出别样的文学魅力。
# 其一前三句笔酣墨饱,把醉人春色大大地写得透足了,末句却突然一折,至此才豁露出主旨。
不详贵州大学教授房开江《宋人绝句三百首》
# 有的本子将“老”字写作“尽”字,两字虽意思相近,效果却有差别,“老”是拟人笔法,更为生动传神。
不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海鸥《宋名家诗导读》
上一篇:宋·欧阳修《嵩山十二首·天池》
下一篇:宋·欧阳修《与谢三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