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别始一岁":与你分别才一年,
"幽忧有百端":心中忧思已百转千回。
"乃知一世中":这才知道在人生一世中,
"少乐多悲患":快乐少而悲苦忧患多。
"每忆少年日":每当回忆少年时光,
"未知人事艰":尚不懂得世事艰难。
"颠狂无所阂":那时颠狂无所顾忌,
# 无所阂:无可阻挡。
"落魄去羁牵":落魄也脱却羁绊。
# 落魄:不拘小节。
"三月入洛阳":三月进入洛阳城,
"春深花未残":春深时节百花尚未凋残。
"龙门翠郁郁":龙门山色郁郁苍苍,
"伊水清潺潺":伊水清流潺潺作响。
"逢君伊水畔":在伊水之畔与你相逢,
"一见已开颜":一见面便喜笑颜开。
"不暇谒大尹":来不及拜见府尹大人,
# 大尹:州府长官,此处指钱惟演。
"相携步香山":便相携同游香山。
"自兹惬所适":从此处处称心如意,
# 惬:满足。
"便若投山猿":如猿猴归山般自在。
# 投:放。
"幕府足文士":幕府中尽是文人才士,
# 幕府:地方军政掌管的官署,这里指钱惟演的府署。
"相公方好贤":相公正广纳贤才。
# 相公:指钱惟演。
"希深好风骨":希深风骨卓然,
"迥出风尘间":远超尘俗风尘之外。
# 迥出:远出。
"师鲁心磊落":师鲁心性磊落,
"高谈羲与轩":高谈阔论伏羲轩辕。
"子渐口若讷":子渐看似口讷少言,
"诵书坐千言":诵书却能千言不绝。
"彦国善饮酒":彦国擅长饮酒,
"百盏颜未丹":百盏下肚面色未红。
"几道事闲远":几道行事闲远疏放,
"风流如谢安":风流堪比谢安。
"子聪作参军":子聪身为参军,
"常跨跛虎鞯":常骑跛马配旧鞍。
"子野乃秃翁":子野是个秃头老翁,
"戏弄时脱冠":玩闹时爱脱帽戏谑。
"次公才旷奇":次公才思旷达奇绝,
"王霸驰笔端":王霸之论驰于笔端。
# 王霸:王道和霸道。
"圣俞善吟哦":圣俞善吟诗作赋,
# 吟哦:指作诗。
"共嘲为阆仙":众人笑称你为阆仙。
# 阆仙:神仙。
"惟予号达老":唯有我自号“达老”,
"醉必如张颠":醉后如张旭般颠狂。
"洛阳古郡邑":洛阳本是古老郡邑,
"万户美风烟":万户人家风光秀丽。
"荒凉见宫阙":宫阙虽见荒凉,
"表里壮河山":却有河山壮其表里。
"相将日无事":众人相聚无事之日,
# 相将:相随。
"上马若鸿翩":上马如鸿鸟般轻快。
"出门尽垂柳":出门尽是低垂垂柳,
"信步即名园":信步即至名园佳地。
"嫩箨筠粉暗":嫩竹的竹粉暗暗凝结,
# 筠粉:竹节上附着的白粉。筠:竹子的青皮;竹皮。,嫩箨:鲜嫩的笋壳。箨,竹皮,笋壳。
"渌池萍锦翻":绿池中的浮萍如锦翻卷。
# 渌:清澈。
"残花落酒面":残花飘落酒面,
"飞絮拂归鞍":飞絮轻拂归鞍。
"寻尽水与竹":寻遍水畔竹林,
"忽去嵩峰巅":忽然又登上嵩峰之巅。
"青苍缘万仞":青苍山峦高耸万仞,
# 缘:攀援。
"杳蔼望三川":杳霭中遥望三川。
# 杳蔼:远处的云气。
"花草窥涧窦":花草探窥山涧洞穴,
# 窦:山洞。
"崎岖寻石泉":崎岖处寻觅石泉。
"君吟倚树立":你倚树沉吟诗句,
"我醉欹云眠":我醉倚云石而眠。
# 欹云眠:侧身睡在云朵上面。
"子聪疑日近":子聪疑心太阳很近,
"谓若手可攀":说似乎伸手可攀。
"共题三醉石":我们共题“三醉石”,
"留在八仙坛":字迹留在八仙坛。
"水云心已倦":赏水观云心已倦怠,
"归坐正杯盘":归来正逢杯盘罗列。
"飞琼始十八":歌女飞琼刚满十八,
# 飞琼:侑酒的歌女。
"妖妙犹双环":娇妙如双环未开。
"寒篁暖凤嘴":暖凤嘴吹奏寒篁笛,
"银甲调雁弦":银甲拨动雁柱弦。
"自制白云曲":她自制《白云曲》,
"始送黄金船":开始传递黄金酒杯。
"珠帘卷明月":珠帘卷起明月光,
"夜气如春烟":夜气温润如春烟。
"灯花弄粉色":灯花映照粉妆脸,
"酒红生脸莲":酒意泛红如莲生脸颊。
"东堂榴花好":东堂榴花开得正好,
"点缀裙腰鲜":点缀裙腰格外鲜艳。
"插花云髻上":插花插在云髻之上,
# 云髻:高高的发髻。
"展簟绿阴前":铺席于绿阴之前。
# 簟:竹席。
"乐事不可极":欢乐不可享尽,
"酣歌变为叹":酣歌终将变为长叹。
"诏书走东下":诏书从东而来,
"丞相忽南迁":丞相忽然被贬南迁。
"送之伊水头":送他到伊水桥头,
"相顾泪潸潸":相对落泪潸然。
# 潸潸:不断流泪的样子。
"腊月相公去":腊月相公离去,
"君随赴春官":你随后赴京赶考。
"送君白马寺":我在白马寺送你,
"独入东上门":独自进入东上门。
"故府谁同在":昔日幕府故人谁还在,
"新年独未还":新年已至我独未还。
"当时作此语":当时说下这番话,
"闻者已依然":听闻者已感慨万千。
# 依然:同依依,依恋不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赠友怀人为题材的五言排律,通过记叙作者初到贬谪之地的所见所感,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乃知一世中,少乐多悲患”:直陈人生感悟,与后文“每忆少年日,未知人事艰”形成时间纵轴上的对比。少年时的“颠狂无所阂”与如今的“幽忧有百端”,凸显了岁月带来的心境变迁。白描:“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直写酒量,“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抓取滑稽神态。诗人以精简笔墨描绘友人特质,不事修饰却生动凸显个性。细节描写:“飞絮拂归鞍”“酒红生脸莲”:以飞絮沾鞍、酒晕染颊的细腻观察,渲染闲适氛围;“银甲调雁弦”“珠帘卷明月”等器具描写,暗示雅集之盛。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以“相别始一岁,幽忧有百端”直抒胸臆,点明离别一年间愁绪繁多,继而感慨“一世中,少乐多悲患”,将当下的忧患与“少年日未知人事艰”的单纯形成对比——那时“颠狂无所阂,落魄去羁牵”,无拘无束,如今才知人生多艰。这几句以凝练的语言完成情感转折,为后文回忆洛阳相聚的欢乐作铺垫。中间部分转入对洛阳生活的细致追忆。诗人先写初到洛阳的春日景象:“三月入洛阳,春深花未残。龙门翠郁郁,伊水清潺潺”,用“翠郁郁”“清潺潺”勾勒出山水明丽的画面;“逢君伊水畔,一见已开颜”则以“开颜”二字传递与友人相遇的惊喜,“不暇谒大尹,相携步香山”更显一见如故的投缘,“便若投山猿”以猿猴得归山林的畅快,比喻两人摆脱束缚的自在。随后诗人用白描手法逐一刻画幕府文士群像:“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写其气质超凡;“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赞其胸襟开阔;“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突出其沉稳博学;“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状其海量从容;“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显文人雅趣……仅用寥寥数语,便让不同性格的人物跃然纸上,展现了一场才俊汇聚的盛会。诗中亦不乏对洛阳风物的细腻描绘:“洛阳古郡邑,万户美风烟”总领古城风貌,“荒凉见宫阙,表里壮河山”以“荒凉”与“壮”对比,暗含历史沧桑;“嫩箨筠粉暗,渌池萍锦翻”写春景之嫩与艳,“残花落酒面,飞絮拂归鞍”则以细节传递游赏的闲适;“寻尽水与竹,忽去嵩峰巅”“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更将游兴推向高峰,登山临水的酣畅与醉眠云间的自在,尽现少年游的畅意。宴饮场景的描写尤为生动:“飞琼始十八,妖妙犹双环”写少女的青春娇美,“银甲调雁弦”“自制白云曲”见其才艺;“珠帘卷明月,夜气如春烟”“灯花弄粉色,酒红生脸莲”以月光、灯花、酒意的细节,渲染出温馨浪漫的氛围;“东堂榴花好,点缀裙腰鲜”更将自然之景与人的妆扮融合,画面鲜活明丽。然而乐事难久,诗笔陡然一转:“乐事不可极,酣歌变为叹”,引出离别的哀伤。“诏书走东下,丞相忽南迁”“送之伊水头,相顾泪潸潸”以“泪潸潸”直写送别的不舍;“腊月相公去,君随赴春官”“送君白马寺,独入东上门”则通过时间的推移(腊月至新年)、空间的转换(白马寺到东上门),刻画出友人离去后“故府谁同在”的孤寂,最终以“当时作此语,闻者已依然”收束,余韵悠长——当年共叹的乐事与离别的悲,如今想来仍令人唏嘘。
4. 作品点评
此诗为一首长篇叙事诗,兼有写景抒情与议论。诗中刻画了宋仁宗时代一群朝气蓬勃、自信昂扬的青年文学家群像,生动呈现了当时文人荟萃的历史盛景,为后人认识彼时文化特征与文坛风貌提供了重要参照。
# 这首诗感情真挚浓厚,意境开阔悠远,构思奇特巧妙,叙事委婉周详。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刘扬忠《欧阳修诗词》
# 诗系少作,故排偶多,音律谐,无刻琢之句。
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宋五家诗钞》
上一篇:宋·欧阳修《又行次作》
下一篇:宋·欧阳修《明妃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