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óng
huā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hóng
fāng
xiǎo
nóng
绿
shù
qiū
fēng
lěng
gòng
qiǎo
huí
chūn
fáng
xián
nòng
yǐng

译文

艳丽的芙蓉花在清晨饱含浓重的露水,翠绿的树木在秋风中透着阵阵凉意。和芙蓉花一同欣喜于它巧妙地带来如春天般的生机,不妨自在地在风中舞动,投下摇曳的影子。

逐句剖析

"红芳晓露浓":艳丽的芙蓉花在清晨饱含浓重的露水,

"绿树秋风冷":翠绿的树木在秋风中透着阵阵凉意。

"共喜巧回春":和芙蓉花一同欣喜于它巧妙地带来如春天般的生机,

"不妨闲弄影":不妨自在地在风中舞动,投下摇曳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芙蓉花二首》为宋代欧阳修所作。诗中描绘了芙蓉花在晓露中的红芳,以及在秋风绿树映衬下的景象,展现出芙蓉花“巧回春”的欣喜之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芙蓉花的姿态传达出诗人对其的喜爱与悠然闲适的心境。诗句简洁自然,短短几句生动勾勒出芙蓉花的形象,体现了欧阳修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虽篇幅简短却韵味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自然生机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的芙蓉花景致,抒发了诗人对芙蓉花的喜爱以及内心闲适、喜悦的情感。动静结合:“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是静态描写,展现出芙蓉花与周边环境的静态画面;“共喜巧回春,不妨闲弄影”中“弄影”为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使芙蓉花的形象更加鲜活。

2. 分段赏析

“红芳晓露浓,绿树秋风冷”:从景物形象看,“红芳”描绘出芙蓉花鲜艳的色彩,“晓露浓”增添了花朵的润泽感,展现其娇艳欲滴之态;“绿树”与“秋风冷”营造出一种略带清冷的氛围,衬托出芙蓉花的艳丽。在语言上,用词简洁,色彩词与环境描写词搭配,生动展现画面。通过动静结合,静态的花树与带有动态感的秋风相映衬,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共喜巧回春,不妨闲弄影”:内容主题上,“共喜”直接表达出诗人对芙蓉花在秋季仍能如回春般绽放的喜悦之情。“巧”字突出芙蓉花绽放的奇妙。“闲弄影”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芙蓉花以人的“弄影”动作,展现其悠然姿态,进一步抒发了诗人闲适、欣赏的心境,使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戏答圣俞持烛之句》

下一篇:宋·欧阳修《书素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