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嵩当天地中":嵩山在五岳中位于天地间的重要位置,
"闻伊仍在最高峰":听闻您依然在那最高峰。
"山藏六月阴崖雪":六月时山中阴崖藏着积雪,
"潭养千年蜕骨龙":深潭养育着千年蜕骨的神龙。
"物外自应多至乐":超脱尘世自然应有很多极致乐趣,
"人间何事忽相逢":为何在人间忽然与您相逢。
"饮罢飘然不辞决":饮酒完毕您飘然离去毫不迟疑,
"孤云飞去杳无踪":像孤云飞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五岳嵩当天地中,闻君仍在最高峰”,诗人开篇点明嵩山在五岳中处于天地之中的重要位置,然后表明听闻隐者就居住在嵩山的最高峰。此联直接点题,引出隐者及其居住之地,为后文对隐者超凡生活的描写做铺垫,同时也暗示了隐者远离尘世的特点。颔联:“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这两句具体描绘了隐者居住的嵩山环境。六月本是炎热之时,而嵩山阴崖却藏有积雪,突出环境的奇特与寒冷;潭水中似乎养着历经千年蜕骨的神龙,增添了神秘色彩。通过对这两处奇异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隐者所处之地的超凡脱俗,从侧面衬托出隐者的不凡。颈联:“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由对隐者居住环境的描写转入对隐者生活的感慨。“物外自应多至乐”,诗人认为隐者远离尘世,在这超凡的环境中自然有许多极致的乐趣,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羡慕。“人间何事忽相逢”则抒发了诗人对在人间偶然与隐者相逢的感慨。尾联:“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描写了与隐者饮酒之后,隐者毫不迟疑地飘然离去,如同孤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孤云”这一意象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隐者自由、超脱尘世的形象,再次强调了隐者超凡脱俗的气质,也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离去的怅惘之情。
上一篇:宋·欧阳修《好女儿令》
下一篇:宋·欧阳修《鹭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