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shǐ
使
dào
zhōng
zuò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1
mèng
fāng
zài
jiā
jiǎo
shēng
cuī
xiǎo
cōng
cōng
xíng
rén
gòng
yuàn
jiǎo
shēng
zǎo
zhōng
jiàn
bīng
shuāng
wèi
dào
huí
kōng
duàn
cháng
shǎo
tān
mèng
huán
jiā
zǎo
qián
shān
zhèng
cháng

译文

客居他乡的我刚刚在梦中回到家中,号角声却已经催促着天亮。匆匆忙忙地,赶路的行人都起身了,大家一同抱怨号角声太早。马蹄一整天都在踩踏冰霜,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想着回去,徒然让人肝肠寸断。不要贪恋梦里回家的快乐了,早点起身,前面山路还十分漫长。

逐句剖析

"客梦方在家":客居他乡的我刚刚在梦中回到家中,

"角声已催晓":号角声却已经催促着天亮。

"匆匆行人起":匆匆忙忙地,赶路的行人都起身了,

"共怨角声早":大家一同抱怨号角声太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马蹄一整天都在踩踏冰霜,

"未到思回空断肠":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想着回去,徒然让人肝肠寸断。

"少贪梦里还家乐":不要贪恋梦里回家的快乐了,

"早起前山路正长":早点起身,前面山路还十分漫长。

# 山:一作山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使道中作三首(其三)》由宋代欧阳修所作。此诗以行旅为主题,创作于其奉命出使契丹途中。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前四句以梦境与角声对比展现行者内心矛盾;后四句自我劝勉,却难掩思乡之情。前半部分描绘客梦被角声惊醒的无奈,后半部分体现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愁。语言晓畅,细腻刻画情感活动,真实展现了诗人在出使途中的复杂心境,在平实之中尽显深沉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在奉命出使契丹途中,以温馨梦境与催晓角声对比展现内心冲突,后又自我劝勉,却难掩思乡之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在出使途中的复杂心境与浓烈的思归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这句诗将温馨的梦境与无情催晓的角声相对比,突出了行者被打断美梦的无奈与内心的矛盾冲突直抒胸臆:诗中“共怨角声早”直白地抒发了行人对被角声过早唤醒的抱怨情绪;“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则直接表达出诗人虽自我劝勉,却仍难以抑制的思归之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描绘了诗人正沉浸于归家的美梦中,却被角声无情唤醒,匆匆起身的行人都在抱怨角声过早。此部分运用对比手法,将美梦与现实的催促形成鲜明反差,生动展现出行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后四句“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写出诗人骑着马整日在冰霜中艰难前行,尚未到达目的地,就因思乡而肝肠寸断。诗人自我劝勉不要贪恋梦中归家的快乐,因为前路还漫长。这里直抒胸臆,直接道出了诗人虽想自我宽慰,却依旧无法遏制的思乡之情,也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答子履学士见寄》

下一篇:宋·欧阳修《蝶恋花·腊雪初销梅蕊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