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作者:叶绍翁浏览量:1
译文
沉醉在薄荷之中,时不时扑打飞舞的蝉蛾。主人的家中,对老鼠没办法。
逐句剖析
"醉薄荷":沉醉在薄荷之中,
"扑蝉蛾":时不时扑打飞舞的蝉蛾。
"主人家":主人的家中,
"奈鼠何":对老鼠没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猫图》是宋代叶绍翁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围绕一幅猫图展开。前两句描绘了画中猫咪醉卧薄荷、扑打蝉蛾的活泼姿态,生动展现出猫咪的灵动可爱。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在现实情境里,这猫面对主人家的老鼠却毫无办法,形成一种反差,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可能暗含对某些徒有其表之人的调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叶绍翁(1194?~?),南宋诗人。本姓李,字嗣宗,号靖逸,浦城(今属福建)人。曾入朝为官,后隐居西湖。叶绍翁博学工诗,尤以七绝见长,善于写景状物,如《游园不值》构思精巧,流传颇广。也有《题鄂王墓》这样壮怀激烈的作品,南宋以后的岳王墓诗大多延续了《题鄂王墓》的风格。又熟谙典故,著《四朝闻见录》五卷,记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事,可补史传之阙。有宋人辑本《靖逸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醉薄荷,扑蝉蛾”这两句对画中猫咪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醉薄荷”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猫咪以人的醉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猫咪慵懒、闲适的神情,仿佛它正沉醉在薄荷的气息中。“扑蝉蛾”则展现出猫咪活泼好动、充满生机的另一面,它对飞舞的蝉蛾充满好奇,忍不住去扑打。这两句诗通过对猫咪不同姿态的描写,使画中猫咪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受到猫咪的灵动可爱,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主人家,奈鼠何”这两句笔锋一转,从画中的情境回到现实。“主人家”点明了猫咪所处的环境,“奈鼠何”则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指出猫咪在面对老鼠时的无能为力。在现实生活中,猫本应是捕鼠高手,但画中的这只猫却对老鼠毫无办法,这种反差形成了一种喜剧效果,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可能暗含着诗人对某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之人的调侃,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讽刺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