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
jiāng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2
tiě
wèng
shān
jiù
jīn
ōu
zhòu
fēi
suí
西
shàng
jīn
jiàn
běi
jūn
fēi
háo
jié
fēi
zhì
gōng
míng
yǒu
zhōng
liú
huái
怀
shì
zhì
fēng
shī
湿
shuāng
fēi

译文

镇江的铁瓮城啊,这山河依旧保持着往昔的模样,可曾经完整的国家疆土,如今却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往昔我就像那西下的太阳,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如今却亲眼目睹着北方元军气势汹汹地入侵。英雄豪杰们并非没有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只是建立功业和名声,自然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啊。船行到长江中流时,我不禁怀念起东晋时期中流击楫的祖逖,江边风雨交加,雨水打湿了船舱的两扇门。

逐句剖析

"铁瓮山河旧":镇江的铁瓮城啊,这山河依旧保持着往昔的模样,

# 铁瓮:江苏镇江的子城。相传为三国吴大帝(孙权)所建,内外皆梵以甓。以其坚固如金城,故号铁城。

"金瓯宇宙非":可曾经完整的国家疆土,如今却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 金瓯:黄金之瓯。喻疆土完整坚固。

"昔随西日上":往昔我就像那西下的太阳,有着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志向,

"今见北军飞":如今却亲眼目睹着北方元军气势汹汹地入侵。

# 北军:指元兵。

"豪杰非无志":英雄豪杰们并非没有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

"功名自有机":只是建立功业和名声,自然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啊。

# 机:际遇。机缘。

"中流怀士稚":船行到长江中流时,我不禁怀念起东晋时期中流击楫的祖逖,

# 中流怀士稚:船行河中时,想起有志气的祖逖。

"风雨湿双扉":江边风雨交加,雨水打湿了船舱的两扇门。

# 风雨湿双扉:风雨敲打着湿润着船门。扉,门。表明当日有风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镇江》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联以“铁甕山河”“金瓯宇宙”的意象对比,暗喻南宋山河虽固但国运衰微的危局;颔联“昔随西日”“今见北军”通过时空转换,展现宋室南渡与元军北进的时局剧变;颈联“豪杰非无志”直抒抗元志士的报国热忱,“功名自有机”暗藏对收复河山的信念坚守;尾联化用祖逖中流击楫典故,借“风雨湿扉”的意象象征风雨飘摇的国势。全诗以沉郁顿挫的笔法勾连古今,将山河破碎的悲怆与壮志未泯的豪情熔铸一体,在南宋遗民诗中展现出沉雄悲壮的审美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文天祥在宋德祐二年(1276)一月,因临安被元军团团围住,前往临安勤王。二月十八日船行至镇江时,他回忆起18年前曾途经镇江赴京殿试,彼时满腔报国热忱。如今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内心满怀郁结,遂将这复杂的情感化作悲怆的诗篇,脱口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铁甕山河旧,金瓯宇宙非”:诗人将镇江古老的铁瓮城与如今国家的局势相对比。“铁甕山河旧”描绘了镇江的山河依旧,铁瓮城作为历史的见证,依然矗立在那里,暗示着过去国家的安定和繁荣。“金瓯宇宙非”则笔锋一转,指出如今的天下已非宋朝的天下,“金瓯”本指完整的国土,这里用“非”字突出了国家已被元军侵略,山河破碎,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痛心和无奈。颔联“昔随西日上,今见北军飞”:通过回忆过去和描述现在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今昔对比。“昔随西日上”回忆了18年前文天祥曾途经镇江赴京殿试,当时他满怀报国热忱,如同那西下的太阳,虽然渐渐西沉,但依然充满希望和活力。“今见北军飞”则回到现实,眼前看到的是元军的入侵,“北军飞”形象地写出了元军的来势汹汹,如飞一般迅速,让诗人深感国家面临的危机和自己的无力回天。颈联“豪杰非无志,功名自有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看法以及对功名的态度。诗人认为豪杰们并非没有报国之志,他们都渴望为国家效力,建立功名。然而,现实是国家处于动荡之中,局势复杂,功名的建立需要时机和条件。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和其他爱国志士的肯定,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暗示了在当前的形势下,即使有满腔的抱负,也难以实现。尾联“中流怀士稚,风雨湿双扉”:诗人在船行至长江中流时,想起了东晋时期的祖逖(士稚)。祖逖曾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他的爱国精神和壮志豪情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文天祥以祖逖自比,表达了自己也渴望像祖逖那样,为收复失地而努力。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悲愤,“风雨湿双扉”描绘了江边的风雨交加,打湿了船舱的双扉,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象征着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诗人自己也在这艰难的时局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赠刘忠朴》

下一篇:宋·文天祥《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