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周遭断去帆":像苦海一样的四周,早已断绝了离去的船帆,
"东风吹泪向天南":东风吹拂着眼泪,飘向南方的天际。
"龙蛇泽里清明五":在龙蛇潜藏的沼泽般的困境中,已度过五个清明,
"燕雀笼中寒食三":如同燕雀被关在笼子里,又熬过了三个寒食节。
"扑面风沙惊我在":迎面而来的风沙,让我惊觉自己还活着,
"满襟霜露痛谁堪":满衣襟的霜与露,这般痛苦又有谁能承受。
"何当归骨先人墓":什么时候才能归葬到先人的坟墓旁,
"千古不为丘首惭":纵贯千古,也不会因愧对祖先而感到羞耻。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苦海周遭断去帆,东风吹泪向天南”:首联是对诗人所处环境与悲戚心情的描写。“苦海周遭”将诗人所处的困境比作四周环绕的苦海,“断去帆”则形象地写出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没有逃脱的可能,突出处境的艰难。“东风吹泪向天南”中,东风本是春日之风,此处却吹送着诗人的泪水飘向南方的故园,“天南”点明故园的方向,一个“吹”字赋予泪水动态感,深刻展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与内心的悲苦。颔联“龙蛇泽里清明五,燕雀笼中寒食三”:颔联以比喻手法写诗人的经历。“龙蛇泽里”喻指艰难险恶的环境,“清明五”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已度过五个清明,“燕雀笼中”则将自己比作笼中的燕雀,象征着被囚禁的状态,“寒食三”说明度过了三个寒食节。这两句通过时间的累积与环境的比喻,凸显了诗人长期身处困境的煎熬。颈联“扑面风沙惊我在,满襟霜露痛谁堪”:颈联刻画诗人的切身感受。“扑面风沙”写出恶劣的自然环境,“惊我在”则表现出在如此困境中仍能感知到自己存在的复杂心绪,既有劫后余生的恍惚,也有对苦难的承受。“满襟霜露”描绘出霜露沾满衣襟的凄寒景象,“痛谁堪”发出反问,强调这种伤痛无人能够承受,进一步抒发了内心的悲苦与孤独。尾联“何当归骨先人墓,千古不为丘首惭”:尾联抒发诗人的愿望与气节。“何当”表达了对归葬先人墓旁的期盼,蕴含着对故土的眷恋。“千古不为丘首惭”则表明自己坚守气节,即便身死,也不会因愧对先人而感到羞耻,展现出诗人的爱国之志与坚定的操守,使情感从悲苦升华为豪迈与决绝。
上一篇:宋·文天祥《至扬州》
下一篇:宋·文天祥《发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