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àn
yàn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duàn
yàn
西
jiāng
yuǎn
jiā
wàn
jīn
qián
kūn
fēng
yuè
lǎo
shā
suì
nián
shēn
bái
mèng
qīng
tiān
zhī
xīn
qín
xián
jué
jué
shì
nán
yīn

译文

失群的大雁飞向遥远的西江,没有家可以寄送价值万金的家书。天地间的风和月已显得苍老,在沙漠中度过的岁月是那样漫长。白天逝去如同梦境一般,只有青天知晓我此刻的心意。白色的琴弦已经断绝,唯有那南方的乡音永远不会断绝。

逐句剖析

"断雁西江远":失群的大雁飞向遥远的西江,

"无家寄万金":没有家可以寄送价值万金的家书。

"乾坤风月老":天地间的风和月已显得苍老,

"沙漠岁年深":在沙漠中度过的岁月是那样漫长。

"白日去如梦":白天逝去如同梦境一般,

"青天知此心":只有青天知晓我此刻的心意。

"素琴弦已绝":白色的琴弦已经断绝,

"不绝是南音":唯有那南方的乡音永远不会断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断雁》是南宋文天祥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断雁”为核心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家国沦亡的悲恸和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其中“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两句,尤为鲜明地展现出他对故国的赤诚与坚贞不屈的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文天祥在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俘后,于狱中写下此诗。彼时南宋政权行将覆灭,诗人以“断雁”为喻,暗指自身漂泊无依的境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借断雁抒发对家国沦丧的悲痛、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通过“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彰显对故国的忠诚与坚贞不屈的气节。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断雁西江远”“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诗中“断雁”“西江”“素琴”“南音”等意象相互关联,构建出苍凉而坚韧的意境。“断雁”与“西江远”组合,孤雁离群与遥远江天形成空间上的孤寂感;“素琴”与“南音”组合,以琴弦断绝的无声与永不消逝的乡音形成对照,展现对故土与信念的坚守。

3. 分段赏析

首联“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以“断雁”起兴,“断雁”即离群的孤雁,既点明了诗人如同孤雁般漂泊无依的处境,又暗示了南宋王朝的覆灭,自己与家国离散。“西江远”写出漂泊路途的遥远,“无家寄万金”则直抒胸臆,即便有再多的钱财,也因无家可归而无处寄达,道尽了国破家亡后的凄凉与无奈。颔联“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将视角从个人转向广阔的天地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乾坤风月老”以天地间风月的衰老,暗喻时代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岁月流逝中,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沙漠岁年深”则写出诗人被囚禁在北方沙漠地带时间之久,漫长的岁月在苦难中流逝,更显其处境的艰难。颈联“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坚守。“白日去如梦”描绘出时光像梦一样匆匆逝去,既有对岁月无情的叹惋,也暗含了对过往经历的恍惚与痛苦。“青天知此心”则以青天为证,表明自己对南宋的忠诚之心苍天可鉴,即便身处绝境,这份赤诚也从未改变。尾联“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以“素琴”和“南音”作喻,情感更为强烈。“素琴弦已绝”象征着正常的生活与表达途径被阻断,如同琴弦断绝无法奏响。但“不绝是南音”却笔锋一转,表明即便如此,心中对南方故国的思念与忠诚的信念却从未断绝,“南音”成为诗人坚守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的精神寄托,凸显了其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下一篇:宋·文天祥《和故人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