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江鸿海燕":春风和煦,江鸿和海燕在空中飞翔,
"雨晴檐鹊林鸠":雨过天晴,屋檐下的喜鹊和树林里的斑鸠啼叫。
# 鸠:即布谷鸟。,鹊:即喜鹊,常飞房前檐后。
"一段青山颜色":那一片青山的颜色,
"不随江水俱流":不会随着江水的奔流而改变。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六言诗,属于写景抒情题材。整首诗通过描写山中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坚守精神的感悟。
2. 写作手法
对比:“风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通过对江鸿、海燕、檐鹊、林鸠在风暖雨晴环境下的动态描写,展现出活泼灵动之景;“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描绘青山静止不变的状态,动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青山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特点,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3. 分段赏析
“风暖江鸿海燕,雨晴檐鹊林鸠”,“风暖”点明了气候的温暖宜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江鸿海燕”在空中自由翱翔,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雨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此时“檐鹊林鸠”开始啼叫,为山中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不同天气下动物活动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山中春日图,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一段青山颜色,不随江水俱流”,诗人的视角转向山中的青山和流淌的江水。青山以其沉稳的姿态屹立在那里,它的颜色始终保持不变,不会因为江水的流动而改变。江水不断流动,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世俗的纷扰,而青山不为所动,象征着诗人在面对动荡的局势和外界的诱惑时,依然能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这两句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基础上,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坚定的意志。
下一篇:宋·文天祥《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