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òng
xiāo
jìng
yùn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tíng
yuàn
jiāo
suì
绿
yīn
gāo
shān
yáo
qín
西
fēng
yóu
wàn
shān
yǐng
míng
yuè
xiāng
qiān
xīn
jiāng
shàng
duàn
hóng
鸿
suí
lǎo
tiān
fāng
cǎo
wèi
shuí
shēn
xuě
zhōng
ruò
zuò
méi
huā
mèng
yuē
shān
rén
xìng
lín

译文

庭院里的芭蕉片片新绿,瑶琴演奏着高雅的曲调。西风下游遍千山万壑,明月千里遥寄思乡之情。江上孤雁随我老去,天涯芳草为谁长得这么茂盛?梦里梅花在雪中开放,在山中邂逅了林逋。

逐句剖析

"庭院芭蕉碎绿阴":庭院里的芭蕉片片新绿,

"高山一曲寄瑶琴":瑶琴演奏着高雅的曲调。

# 寄瑶琴:通过瑶琴演奏出来。瑶琴:以美玉为装饰的琴。,高山一曲:高雅的曲调。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达清高隐逸,知音难遇之意。

"西风游子万山影":西风下游遍千山万壑,

"明月故乡千里心":明月千里遥寄思乡之情。

"江上断鸿随我老":江上孤雁随我老去,

# 断鸿:离群的孤雁。唐太宗《春日望海》:“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断行。”

"天涯芳草为谁深":天涯芳草为谁长得这么茂盛?

# 深:草木茂盛。

"雪中若作梅花梦":梦里梅花在雪中开放,

"约莫孤山人姓林":在山中邂逅了林逋。

# 林:林逋,字君复,号靖和先生,北宋诗人,终生未仕,隐居西湖旁边的孤山,性爱梅花,以咏梅诗著称。末二句说自己如果做梦,一定会梦见梅花傲雪开放,或许还会梦见孤山林处士。这实际是以梅花自喻,以林逋为同类,从而表示洁身自好、隐居守志的高洁情怀。,约莫: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用萧敬夫韵》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怀诗。前两句以“芭蕉碎绿阴”“高山寄瑶琴”勾画庭院幽寂之景,借物喻志,暗写独守高洁的孤绝心境;后两句以“断鸿随老”“天涯芳草”抒漂泊之痛,复以“雪中梅花”“孤山林姓”明志,暗引林逋典故自证冰霜气节。诗人通过暮春庭院、西风游子、江上断鸿等苍茫意象与林逋“梅妻鹤子”典故的互文,以梅花自比,展现其高洁品质,并以林逋(字君复,号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为知己,体现了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高尚情操和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用萧敬夫韵》是宋代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夏天。文天祥在南宋朝廷屡遭排挤,三次罢官的经历让他对政治失望至极。这首诗即是他避世隐居时的作品,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矛盾:一方面渴望归隐以保持高洁品性,另一方面又无法放下儒家的济世情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用萧敬夫韵》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诗人避世隐居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景致和弹奏瑶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尽管身处逆境,但儒家的济世思想始终在文天祥心中流淌,他并未真正放弃对现实世界的关怀。诗中流露的隐逸避世思想并非其本意,而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2. 分段赏析

《用萧敬夫韵》以诗人避世隐居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首联“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景致和弹奏瑶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西风游子万山影,明月故乡千里心”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寄托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颈联“江上断鸿随我老,天涯芳草为谁深”流露出漂泊无依、壮志难酬的感慨。尾联“雪中若作梅花梦,约莫孤山人姓林”则以梅花自比,展现其高洁品质,并以北宋隐逸诗人林逋为知己,体现了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用韵谢诸客和章》

下一篇:宋·文天祥《出使第五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