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怀
zhōng
xiāng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píng
shēng
wáng
zuǒ
xīn
shì
yùn
dǎo
shuāi
shuí
fēng
chǔ
qiú
dāng
tuō
jīn
líng
suī
huái
怀
shàng
yǒu
zài
fēng
liè
bāo
zhōng
chǐ
miào
xiān

译文

一生心怀辅佐国家的志向,却生逢世运衰败的末世。齐国的俘虏何时才能再次被封赏,楚国的囚徒又怎能轻易获得解脱呢?金陵虽有怀古之情,但志同道合的友人仍在风烈之中。褒扬忠诚的庙堂被过度奢华取代,而夫子的教诲我早已领悟。

逐句剖析

"平生王佐心":一生心怀辅佐国家的志向,

"世运蹈衰末":却生逢世运衰败的末世。

"齐虏谁复封":齐国的俘虏何时才能再次被封赏,

"楚囚讵当脱":楚国的囚徒又怎能轻易获得解脱呢?

"金陵虽怀古":金陵虽有怀古之情,

"尚友在风烈":但志同道合的友人仍在风烈之中。

"褒忠侈遗庙":褒扬忠诚的庙堂被过度奢华取代,

"夫子我先达":而夫子的教诲我早已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怀忠襄》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节操的敬意。诗中提到“平生王佐心,世运蹈衰末”,表达了诗人一生怀着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心志,却遭遇时运在衰败的末世。同时,诗人通过“褒忠侈遗庙,夫子我先达。”表达了对历史先贤的敬仰。诗中引用了“齐虏谁复封,楚囚讵当脱。”等典故,通过历史典故来表达对忠诚与节操的敬意。通过“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情感真挚。这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节操的崇高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平生王佐心,世运蹈衰末。”诗人开篇表达了自己一生怀着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志向(“王佐心”),但命运却让他生活在国家衰败的末世(“世运蹈衰末”),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第三、四句:“齐虏谁复封,楚囚讵当脱。”此联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齐虏谁复封。”暗示外敌入侵,无人能阻挡;“楚囚讵当脱”则以“楚囚”自比,表达了诗人被俘后难以解脱的无奈与悲愤。第五、六句:“金陵虽怀古,尚友在风烈。”诗人提到金陵(南京),一个充满历史遗迹的地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先贤的敬仰。“尚友在风烈。”则表明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以先贤的风骨为榜样,激励自己。后两句:“褒忠侈遗庙,夫子我先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意。“褒忠侈遗庙。”通过描写为忠臣修建的庙宇,强调对忠烈的褒扬;“夫子我先达。”则表明诗人以忠臣为榜样,期望自己也能成为后人的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八狱第一百二》

下一篇:宋·文天祥《祥兴第三十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