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i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jiǔ
yuè
chū
jiǔ
yóu
tái
huáng
huā
nòng
zhāo
rén
huā
fēi
āi
jīn
rén
āi
hòu
rén
hòu
rén
jīn
āi
shì
shì
lèi
luò
zhū
bēi

译文

九月初九这一天,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登上游戏马台。黄色的菊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摆弄姿态,古时人们赏菊的花瓣如今已化为尘埃。现在的人哀伤后来的人,后来的人又会像现在的人一样哀伤。这世间的变幻哪能预料到呢,只能让泪水洒落在盛有茱萸酒的酒杯之中。

逐句剖析

"九月初九日":九月初九这一天,

"客游戏马台":我这个客居他乡的人登上游戏马台。

"黄花弄朝露":黄色的菊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摆弄姿态,

"古人花飞埃":古时人们赏菊的花瓣如今已化为尘埃。

"今人哀后人":现在的人哀伤后来的人,

"后人复今哀":后来的人又会像现在的人一样哀伤。

"世事那可及":这世间的变幻哪能预料到呢,

"泪落茱萸杯":只能让泪水洒落在盛有茱萸酒的酒杯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戏马台》是宋代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九月初九重阳节,诗人在这一天登上戏马台,看到菊花在露水中的景象,联想到古今之人的命运,发出感慨。诗中通过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场景的描写,融入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隐隐流露出诗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复杂心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九月初九日,客游戏马台。”​​开篇点明时间“九月初九日”,即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等习俗。“客”字表明诗人客居他乡的身份,“游戏马台”则点明了地点。戏马台是历史古迹,在这样的日子登上此地,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怀古伤今的基调,引发读者对诗人接下来所见所感的期待。​​第三、四句:“黄花弄朝露,古人花飞埃。”​​上句“黄花弄朝露”描绘了菊花在清晨带着晶莹露水的姿态,“弄”字赋予菊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菊花在露水中摇曳生姿的画面,给人以清新、灵动之感。下句“古人花飞埃”则笔锋一转,想象古时人们赏菊的情景,如今那些赏菊之人早已消逝,只留下飘落化为尘埃的花瓣。第五、六句:​​“今人哀后人,后人复今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今人哀后人”表达了现在的人对后来人的怜悯与担忧,而“后人复今哀”则指出后来的人也会像现在的人一样发出同样的哀伤。这种循环往复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人类命运的相似性和无奈性,体现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后两句:“世事那可及,泪落茱萸杯。”​​上句“世事那可及”意思是世间的变故和命运的安排难以预料和掌控,“那可及”三个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无力感。下句“泪落茱萸杯”则是情感的爆发点,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里,本应欢乐的茱萸酒杯,却承载了诗人的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感兴》

下一篇:宋·文天祥《怀则堂实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