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ng
yáng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jiāng
nán
qiū
mǎn
tóng
huí
shǒu
qīng
shān
wàn
shì
kōng
jiàn
jìng
zhōng
xīn
bái
cháng
jiāng
mào
guǒ
西
fēng

译文

在江南地区,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梧桐树的身影,当我回首望向那青翠的山峦,却发现曾经的一切仿佛都已成空无。我害怕在镜子中看见自己新长出的白发,我常常戴着那顶破旧的帽子,在西风中行走。

逐句剖析

"江南秋色满梧桐":在江南地区,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梧桐树的身影,

"回首青山万事空":当我回首望向那青翠的山峦,却发现曾经的一切仿佛都已成空无。

# 事:四库本作里。

"怕见镜中新白发":我害怕在镜子中看见自己新长出的白发,

"长将破帽裹西风":我常常戴着那顶破旧的帽子,在西风中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阳》是南宋时期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景致,并融入了诗人对岁月匆匆流逝的深切感慨。随后两句,诗人转身回望,惊觉那曾经的青山已褪去了青翠之色,往昔种种皆化作了过往云烟,唯余下空洞的回忆萦绕心间。全诗以凝练的文字,深刻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哀叹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重阳》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劝人珍惜时间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深切感慨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它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珍惜光阴、把握当下的重要性,启迪人们要活在当下,勿让宝贵时光悄然溜走。

2. 写作手法

象征:“江南秋色满梧桐”,梧桐树叶渐染金黄,是秋日来临的象征,也悄然诉说着岁月悄然流逝的故事。借景抒情:“回首青山万事空。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诗人凝眸身后青山,那曾见证无数往昔的苍翠之景,此刻在他心中却成了万事皆空的寂寥之境,借这苍茫山色,抒发对往昔的无奈追忆与对人生的深沉思索。他惧于面对镜中自己,新添的白发如秋叶飘落,无声诉说着衰老与时光的悄然流逝。于是,他常以破帽抵御西风,似要遮住岁月痕迹,藏起内心对时光易逝的淡淡哀愁。

3. 分段赏析

此诗前两句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秋日的一隅:梧桐叶渐染金黄,不仅标志着秋的到来,也悄然映射出岁月的无情流转,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光阴匆匆、难以挽留的深深感慨与无奈之情。随后,笔触一转,诗人回望那曾经青翠欲滴的群山,如今却似被岁月染上了几分沉稳与沧桑,心中不禁涌起万事皆成过往云烟的感慨。后两句写了诗人害怕在镜中瞥见自己新增的白发,这不仅是对年华老去的直观映照,更是对时光无情、人生易老的深切忧虑。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与抒发,诗人深刻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与体悟。

4. 作品点评

此诗以凝练的词句,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怀与对生活真谛的沉思。诗中,秋日景致与诗人的内心独白交织,共同传达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与反思。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生活不屈不挠的坚守。全诗情感饱满而真挚,意境悠远而深邃,激发着读者内心的共鸣与深层次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送河间晁寺丞》

下一篇:宋·文天祥《感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