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g
jiāng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lóu
tái
zhōu
chéng
guō
mǎn
gān
guī
xīn
shǎo
mín
chū
duō
jiū
què
zài
wǎng
yǒu
hóng
鸿
guò
shǐ
使
suì
suī
yáng
zhì
ān
wēi
jīn
ruò

译文

楼台俯瞰着舟楫,城郭中充满了兵器。旧时的官吏很少有归心,遗民们却纷纷落泪。鸠鸟占据了鹊鸟的巢穴,鱼网中却有鸿雁飞过。如果能实现像张巡守睢阳那样的志向,如今的安危又会如何呢。

逐句剖析

"楼台俯舟楫":楼台俯瞰着舟楫,

"城郭满干戈":城郭中充满了兵器。

"故吏归心少":旧时的官吏很少有归心,

"遗民出涕多":遗民们却纷纷落泪。

"鸠居无鹊在":鸠鸟占据了鹊鸟的巢穴,

"鱼网有鸿过":鱼网中却有鸿雁飞过。

"使遂睢阳志":如果能实现像张巡守睢阳那样的志向,

"安危今若何":如今的安危又会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平江府》是宋末元初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平江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遗民的关怀。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通过对比楼台的宁静与城郭的战乱,突出了战争的残酷。首联描绘了平江府的景象,楼台俯瞰着船只,城郭上满是战争的兵器,展现了战乱的现实。颔联描绘了平江府的景象,楼台俯瞰着船只,城郭上满是战争的兵器,展现了战乱的现实。颈联形象地描绘了时局动荡、人心离散的景象。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希望能够实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使命。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简洁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楼台俯舟楫,城郭满干戈。”诗人描绘了平江府的景象,楼台俯瞰着舟楫,城郭中充满了兵器。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平江府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颔联:“故吏归心少,遗民出涕多。”诗人提到旧日的官吏归心似箭,而遗民则因战争而流离失所,泪流满面。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颈联:“鸠居无鹊在,鱼网有鸿过。”诗人用“鸠居鹊巢”的典故,暗示了战争导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流离失所。而“鱼网有鸿过”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对自然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尾联:“使遂睢阳志,安危今若何。”诗人以“睢阳志”(指坚守抗敌的决心)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行宫》

下一篇:宋·文天祥《脱京口·入城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