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秦川多鼓鼙":向北返回秦川大地,耳边满是战鼓轰鸣,
"禾生陇亩无东西":田间的庄稼东倒西歪,长得不成行列。
"三步回头五步坐":走三步回头张望,走五步又颓然坐下,
"谁家捣练风凄凄":不知谁家在寒风里捣衣,那凄厉的风声更添愁绪。
"已近苦寒月":已近寒冷的时节,
"惨惨中肠悲":心里悲戚得揪成一团。
"自恐二男儿":我只怕我的两个儿子,
"不得相追随":无法跟着我一起。
"去留俱失意":留下或离开,都让人心情低落,
"徘徊感生离":来回踱步间,更觉离别的伤痛锥心。
"十年蹴踘将雏远":十年间颠沛流离,带着孩子漂泊远方,
"目极伤神谁为携":极目远望,心神哀伤,谁能来搀扶我一把。
"此别还须各努力":这次分别,我们还须各自努力,
"无使霜露沾人衣":千万别让寒霜沾湿彼此的衣裳。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用“鼓鼙”(战鼓)点明战乱背景,“禾生无东西”写农田荒芜、庄稼杂乱,勾勒出战火中民生凋敝的场景。接着“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以细节刻画行人仓皇。走几步又回头,坐下来又起身,可见心神不宁;“捣练”(捣衣制衣)本是日常,却因“风凄凄”添了几分寒意,暗含百姓为离乱忙碌的辛酸。“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直写心境:苦寒的时节里,诗人内心悲戚难抑。“惨惨”二字强化了哀伤的氛围。随后“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由景及人,诗人最担忧的是两个儿子无法跟随自己,平凡的亲情牵挂,在动荡中更显沉重。“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进一步深化矛盾:留下或离开都不称心,来回踱步间,离别的痛苦愈发清晰。“十年蹴鞠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中,“十年”写时间漫长,“将雏远”(带着孩子远行)道尽漂泊之苦;“目极伤神”写远望后的怅然,“谁为携”(无人搀扶)更添孤独,将离别的酸涩推向深处。结尾“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笔锋一转,从个人悲情中振作:即便此刻分离,也要各自振作,别让寒霜沾湿衣裳(暗喻陷入更糟的境地)。这既是对亲人的勉励,也藏着诗人在困境中坚守的韧性。
上一篇:宋·文天祥《石港》
下一篇:宋·文天祥《题周山甫锦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