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nián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yān
shuò
féng
qióng
jiāng
nán
bài
xiǎo
nián
suì
shí
shēng
chǔ
shēn
shì
wéi
yuán
zào
qiān
shān
xuě
hóng
鸿
fēi
wàn
tiān
chū
mén
liáo
kuò
dàn
máng
rán

译文

北方正值寒冬腊月,江南却已欢庆小年。在故乡时享受岁时欢乐,如今身世浮沉却与死亡结缘。寒鸦在覆雪群山中聒噪,鸿雁向着万里长空翱翔。走出囚室望向辽阔天地,环顾四周却只觉一片茫然。

逐句剖析

"燕朔逢穷腊":北方正值寒冬腊月,

# 穷腊:指年终腊月。,燕朔:指北方,与下句“江南”相对。

"江南拜小年":江南却已欢庆小年。

#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祀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

"岁时生处乐":在故乡时享受岁时欢乐,

"身世死为缘":如今身世浮沉却与死亡结缘。

"鸦噪千山雪":寒鸦在覆雪群山中聒噪,

"鸿飞万里天":鸿雁向着万里长空翱翔。

"出门意寥廓":走出囚室望向辽阔天地,

# 寥廓:高远空旷。

"四顾但茫然":环顾四周却只觉一片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年》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年这一天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北方寒冬与江南小年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时的感慨以及对生死的思考。首联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展现了地域之间的差异。颔联则由外在环境转向内心感受,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命运的无奈。后两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茫然。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诗人开篇点题,将自己所处的北方岁末与记忆中江南的小年相对比。“燕朔”点明身处北方,“穷腊”指年终岁末,“江南拜小年”则唤起对家乡小年习俗的回忆,简洁的语句中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因地域差异和自身处境而产生的惆怅。颔联:“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此联由对节日的感慨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想到在正常的岁月里,人们在出生成长的地方享受着生活的快乐,而自己却因国家命运和个人操守,面临着死亡的结局。这里既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也体现出他为了坚守正义、忠于国家而不惜牺牲的坚定决心。颈联:“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象。“鸦噪千山雪”勾勒出一幅寒冷、孤寂且略带凄凉的画面,乌鸦的聒噪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象征着当下所处的艰难困境和乱世的喧嚣;“鸿飞万里天”则展现出大雁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壮阔场景,寓意着诗人虽身陷囹圄,但志向高远,渴望像大雁一样摆脱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尾联:“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诗人走出囚室,心中涌起一种空旷而又迷茫的情绪。“意寥廓”体现出他心境的开阔与复杂,既有对生死的超脱,又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四顾但茫然”则真实地描绘出他环顾四周时,眼前只有一片茫然的景象,反映出他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在孤独中面对困境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过隆兴第八十四》

下一篇:宋·文天祥《六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