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i
bái
lóu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yáng
jiāng
xīn
quán
nán
jīn
lái
zhù
wén
yuān
nán
ér
zhǎn
què
lóu
lán
shǒu
xián
pǐn
chá
jīng
bài
xiān

译文

扬子江中心有一处名列第一的泉水,珍贵的金属被运来此地,用来铸造文华深厚之地。男子汉应当斩掉楼兰敌人的首级,闲暇时品味《茶经》,拜谒茶圣陆羽。

逐句剖析

"扬子江心第一泉":扬子江中心有一处名列第一的泉水,

# 扬子江:仪徵、扬州一带,古称“扬子江”,也写作“杨子江”。因扬子津而得名。近代外国人常通称长江为扬子江。

"南金来此铸文渊":珍贵的金属被运来此地,用来铸造文华深厚之地。

"男儿斩却楼兰首":男子汉应当斩掉楼兰敌人的首级,

"闲品茶经拜羽仙":闲暇时品味《茶经》,拜谒茶圣陆羽。

# 闲品茶经拜羽仙:旧注:明许国诚《京口三山志》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太白楼》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扬子江心第一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首句“扬子江心第一泉”描绘了扬子江中心的名泉,象征着国家的珍贵资源。次句“南金来此铸文渊”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后两句“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则表达了诗人对英勇男儿的赞美和对太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通过对扬子江心第一泉的描写和对英雄壮举的歌颂,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爱国壮志诗。这首诗通过对扬子江心第一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太平日子的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英雄壮举的歌颂,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句:“扬子江心第一泉”开篇点题,以扬子江心的名泉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宏大的画面。“第一泉”突出了泉水的独特地位,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开阔、大气的基调,引发读者对下文与这泉水相关事物的联想。次句:“南金来此铸文渊”这句诗中“南金”寓意珍贵之物,这里象征着人才或文化资源。“铸文渊”形象地表达了将这些珍贵的资源汇聚融合,打造出一个文化繁荣、知识深厚的地方。此句强调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出诗人对文化的重视,也为下文抒发壮志豪情做了铺垫,展现出文化与壮志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句:“男儿斩却楼兰首”此句笔锋一转,从文化层面过渡到报国层面。“斩却楼兰首”化用典故,“楼兰”常指代侵扰边疆的敌人,表达了诗人渴望奔赴战场,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凸显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魄。末句:“闲品茶经拜羽仙”在激昂的报国之志后,此句描绘出一幅闲适的画面。诗人想象自己在闲暇时光品味《茶经》,拜谒茶圣陆羽。这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紧张的报国情怀中融入了一份对平和生活的憧憬;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在艰难的时局下,即便心怀壮志,也有内心深处对宁静的一种追求,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元,展现出诗人复杂而又深沉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第一百七十九》

下一篇:宋·文天祥《晚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