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ì
guǎng
广
zhōu
shí

朝代:宋作者:文天祥浏览量:1
nán
fāng
zhàng
bái
dōng
běi
lái
cháng
chéng
sǎo
dié
lèi
luò
qiáng
pái
huái

译文

南方瘴疠地,白马从东北方走来。长城上清理着残留的堞垒,眼泪洒落在坚强的徘徊中。

逐句剖析

"南方瘴疠地":南方瘴疠地,

"白马东北来":白马从东北方走来。

"长城扫遗堞":长城上清理着残留的堞垒,

"泪落强徘徊":眼泪洒落在坚强的徘徊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至广州第七十七》作于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送广州期间,全诗以悲怆笔调抒写家国沦丧之痛。诗中”南方瘴疠地“暗指南宋残破疆土,”白马东北来“借指元军南侵之势,字句间渗透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沉痛哀思与不屈的民族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

文天祥(1236 ~ 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 。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年间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召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被俘遇害。文天祥的文学创作以元军攻陷临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咏物应酬之作,后期诗歌多出于颠沛流离中,反映社会现实和表现民族气节,诗作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名篇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描绘了南方瘴疠之地,环境恶劣,而一匹白马从东北方向驰骋而来。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环境和动物形象,突显了环境的艰苦和生命的坚韧。“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描写了在长城上清理遗留的堞垒的场景,诗人在此情景中流下了眼泪。这里的“泪落强徘徊”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艰难环境的无奈,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坚韧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文天祥《第一百七十七》

下一篇:宋·文天祥《第一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