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学得琵琶成":十三岁就学会了弹奏琵琶,
"绣幕重重卷画屏":重重的绣幕卷起画屏。
"一见郎来双眼明":一见到情郎到来,女子眼中立刻闪烁出明亮的光芒,
"劝我酤酒花前倾":她热情地劝我在花丛前饮酒。
"齐言此夕乐未央":大家都说今晚欢乐无尽,
"岂知此声能断肠":哪里知道如今这声音令人肝肠寸断。
# 声:自注:龙舒本作曲。
"如今正南看北斗":如今向着正南方向却看着北斗星,
"言语传情不如手":想要用言语传达情意,却觉得还不如用手中的琵琶来表达。
"低眉信手续续弹":低着头随手连续不断地弹奏,
"弹看飞鸿劝胡酒":一边弹奏一边看着飞鸿劝匈奴人喝酒。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写作手法
化用:“十三学得琵琶成”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借助经典诗句,快速勾勒出女子精通音乐技艺的形象,让读者对女子的才情背景有直观认知,丰富诗歌内涵,增添文化底蕴。细节描写:“一见郎来双眼明”通过对女子见到情郎时眼神变化的细节刻画,生动展现出她内心的欢喜与爱意,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情感表达细腻且真实可感。对比:“齐言此夕乐未央,岂知此声能断肠”,将众人认为此夜欢乐无尽的普遍看法,与实际上女子演奏的胡笳声饱含断肠之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强烈的情感落差,深化诗歌主题。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十三学得琵琶成,绣幕重重卷画屏。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描绘蔡文姬年少时琵琶学艺有成,生活环境优渥,与友人在花前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出她曾经的欢乐生活,为后文的命运转折做铺垫。中间两句:“齐言此夕乐未央,岂知此声能断肠”,是情感的转折点,“乐未央”的欢乐突然转为“能断肠”的痛苦,预示着蔡文姬命运的悲惨变化,引发读者对她后续遭遇的关注。后四句:“如今正南看北斗,言语传情不如手。低眉信手续续弹,弹看飞鸿劝胡酒”,描述蔡文姬身处异域,连方向都错乱(正南看北斗),语言交流困难只能靠手势,只能借琵琶抒发情感,看着飞鸿劝胡人喝酒,刻画了她在异域的孤独、痛苦与无奈。
上一篇:宋·王安石《试院中》
下一篇:宋·王安石《处士葛君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