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n
shān
chūn
wǎn
shì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chūn
fēng
huā
chóu
qīng
yīn
bēi
jìng
jiāo
jiāo
yuán
shēn
chuáng
měi
xiǎo
zhàng
huò
yōu
xún
wéi
yǒu
běi
shān
niǎo
jīng
guò
wèi
hǎo
yīn

译文

春风虽然取走了百花,却把清凉的绿阴带给我。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安静,草木掩隐的园屋一派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逐句剖析

"春风取花去":春风虽然取走了百花,

# 春风:一作晚风。

"酬我以清阴":却把清凉的绿阴带给我。

# 清阴:清凉的树阴。,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龙舒本作遗。

"翳翳陂路静":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安静,

# 陂路:湖岸,塘堤。,翳翳:树阴浓暗的样子。

"交交园屋深":草木掩隐的园屋一派深沉。

# 深:幽阴深邃。,园屋:田园、房屋。,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

"床敷每小息":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

# 每:每每,常常。,床敷:安置卧具。

"杖屦或幽寻":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

# 幽寻:探寻风景之胜。,或:有时。张本作亦。,杖屦:拄杖漫步。

"惟有北山鸟":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

# 北山:即钟山。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经过遗好音":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

# 好音:美妙的叫声。,遗: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半山春晚即事》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以“春风取花”“清阴酬我”等意象,描绘暮春时绿荫葱茏的园林景致。后两联通过“小息”“幽寻”的生活片段,展现退隐后的闲适心境,末句以北山鸟鸣暗喻知音难觅的孤寂,语言质朴而意蕴深沉。全诗融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怀于一体,风格自然质朴,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悠然自得之情。此诗虽篇幅短小,但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半山春晚即事》是北宋诗人王安石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王安石因变法失败二次罢相,退居江宁(今南京)半山园。诗中“半山”即其隐居之地,距钟山与白下门各七里,故自号“半山”。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以暮春时节的半山园为背景,通过“春风取花”“清阴酬我”等意象,描绘了绿荫葱茏的园林景色和诗人退隐后的闲适生活。全诗语言凝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又暗含“杖屦幽寻”“北山鸟音”的隐逸情趣,语言简练而意境悠远,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诗歌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

2. 写作手法

拟人:“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将春风拟人化,说春风“取花”,又以“清阴”来“酬”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活泼和春天景色的自然变化,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动静结合:“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翳翳”描绘出陂路的幽静,是静态描写;“交交”形容园屋周围鸟儿的叫声,是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既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又体现出田园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借景抒情:整首诗通过描绘半山春晚的景色,如春风、清阴、陂路、园屋、北山鸟等,将诗人悠闲、喜爱的情感融入其中。借这些自然景色抒发了他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享受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

3. 分段赏析

《半山春晚即事》首联“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写得奇妙,区区十字,写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点明季节是春天,春风吹走了花朵,却给诗人送来了清凉的树荫。“取”和“酬”两个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和诗人豁达的心态,在花去的遗憾中又有清阴带来的慰藉。颔联“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以“清阴”为本,继续展开。“翳翳”描绘出陂路两旁树木茂密、光线昏暗的幽静之景;“交交”则是鸟儿交相鸣叫的声音,从听觉上增添了画面感。园屋隐藏在幽深之处,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颈联“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笔锋一转,顺势给出主体形象。此联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常常在床上休息,有时还会拄着拐杖去幽静的地方探寻,体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田园生活的享受。尾联两句极富韵味。“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写北山的鸟儿飞过,留下了美妙的声音。这时候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无有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带来些许慰籍。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心怀孤往之志、无人相知的感慨显于言外。

4. 作品点评

《半山春晚即事》以浅淡笔墨写深幽意趣,语言自然却意蕴深远。诗中“取花酬阴”的拟人化构思新颖巧妙,“陂路静”“园屋深”的动静对比含蓄隽永,末句“遗好音”以鸟鸣寄孤怀,含蓄中见沉郁,更将陶渊明式“此中有真意”的感悟化入景中。全诗语言洗练,意境超脱,既展现王安石晚年诗风的冲淡之美,又暗含政治失意后的复杂心绪,是其隐居诗作中“言浅思深”的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

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至开元僧舍上方次韵舍弟二月一日之作》

下一篇:宋·王安石《金陵报恩大师西尚方丈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