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n
xiàn
xiū
zhě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běn
zhù
jīn
sān
suì
kāng
zhuāng
shǐ
xiū
yán
rén
néng
zhù
lìng
jūn
yōu
fēi
lùn
xīn
yǒu
qiú
shí
nián
kōng
zhì
shí
yīn
xiū

译文

用畚箕挖土筑路如今已有三年,一条康庄大道终于开始修整。怎么能想到乡野百姓的心意,他们也能为县令分忧。百姓齐心努力并非没有用处,要说他们的心思哪有什么求取回报的想法。我十年来白白吃闲饭,面对你们,我不禁感到羞愧。

逐句剖析

"畚筑今三岁":用畚箕挖土筑路如今已有三年,

# 畚:用草绳结成的盛器,类似现在的畚箕。

"康庄始一修":一条康庄大道终于开始修整。

# 一修:一旦建造成。,康庄:宽阔平坦的道路。

"何言野人意":怎么能想到乡野百姓的心意,

# 野人:封建统治者对百姓的称呼,含有鄙视的意思。,何言:合言,该说是。

"能助令君忧":他们也能为县令分忧。

# 令君:邑长,县令。

"勠力非无补":百姓齐心努力并非没有用处,

# 补:补益,益处。,勠力:共同尽力,齐心协力。

"论心岂有求":要说他们的心思哪有什么求取回报的想法。

# 岂有求:哪有所求?指对私利没有所求。

"十年空志食":我十年来白白吃闲饭,

# 志食:肉食。

"因汝起予羞":面对你们,我不禁感到羞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慎县修路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修路工程的艰辛过程,颔联则展现了普通百姓对地方官员的支持与体谅。颈联赞扬了修路者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尾联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服务百姓的自责之情。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农夫们耗费三年时光修筑康庄大道的艰辛过程,热烈赞颂了劳动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十年空志食”的对比,深刻表达了作者因未能完全履行自身职责而产生的深切愧疚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直击人心,充分展现了王安石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皇祐三年,即公元1051年,王安石受命出任舒州通判。在这段为期三年的任期内,他积极投身于基层工作,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并于此期间创作了《慎县修路者》这一诗作。此诗诞生于他任职的初期阶段,与当地正在开展的道路修筑工程紧密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劳作诗,赞美了修路工人的辛勤劳动,同时巧妙地讽刺了那些以“耻问耕稼”为由,只知道坐享俸禄的顽固派官僚,诗中流露出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与高度赞颂。

2. 写作手法

起兴:“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以具体时间与成果开篇,运用​​起兴手法​​引出主题,既暗示工程的漫长艰辛,又暗含对劳动者的赞叹。诗人以平实语言勾勒出“三年劳作终成康庄”的画面,为后文情感抒发奠定基调。对比:“十年空志食”与“畚筑今三岁”通过“空志食”与修路者三年辛勤劳作的时间对比,更加强化了自责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更折射出古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境界。直抒胸臆:“因汝起予羞”打破含蓄传统,直接吐露自责,这种情感爆发与全诗克制的叙述,强化了批判力度,直抒因他人奉献而自省的羞愧,情感真挚,以“羞”字收尾,将主题从赞美升华为对士大夫责任的反思,深化诗意。白描:“康庄始一修”运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语汇,展示了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还原劳动真实面貌,通过修路小事反映王安石关注民生的政治理念。

3. 分段赏析

首联“畚筑今三岁,康庄始一修”以平实的语言交代修路工程的艰辛。“畚筑”指挑土筑路,“三岁”说明时间长,“康庄”指大道,用“始一修”突出成果来之不易。这两句为全诗奠定务实基调。颔联“何言野人意,能助令君忧”通过反问句式,表现百姓(野人)体谅官员的朴实情感。“令君”指地方长官,展现官民和谐的关系。颈联“勠力非无补,论心岂有求”赞颂修路者团结协作(勠力)的奉献精神,强调他们不求回报的高尚品格。“非无补”“岂有求”的否定句式强化了肯定的态度。尾联“十年空志食,因汝起予羞”转为自省,诗人以“十年”虚数表达长期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羞”字体现自责,将个人情感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奉招吉甫》

下一篇:宋·王安石《鄞县西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