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复万山":千座山连着万座山,
"行路有无间":行走的道路在有无之间。
"花发蜂递绕":花开了,蜜蜂接连不断地环绕,
"果垂猿对攀":果实低垂,猿猴相对着攀爬。
"独寻寒水度":独自寻到寒水处渡过去,
"欲趁夕阳还":想要趁着夕阳还未落下返回家中。
"天黑月未上":天已黑了,月亮还没升起,
"儿童初掩关":孩童刚把柴门关上。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首联“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描绘出北山山峦连绵不绝的景象,“千山复万山”的反复强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无尽的群山之中,感受到山路的漫长与迷茫,“行路有无间”则更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引发读者对山间行程的好奇。颔联“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诗人将笔触转向山间的动植物,花朵绽放,蜜蜂围绕着花朵忙碌地飞舞,果实低垂,猿猴相互对望着攀爬摘取,一幅生机勃勃的山间画卷跃然纸上,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颈联“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诗人由景入情,叙述自己独自寻找寒冷的溪水渡过,想要趁着夕阳还未落下时赶回家中,体现出诗人行程中的自在与闲适,也透露出他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生活的享受。尾联“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诗人将视角拉回到乡村,描绘出天色已黑但月亮还未升起之时,乡村里的儿童刚刚关上家门的画面,充满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馨与祥和。
上一篇:宋·王安石《寄平甫》
下一篇:宋·王安石《示四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