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疑樱欲吐":还疑心樱花将要吐露花苞,
"已怪菊成漂":却已惊讶菊花(被雨打)变得漂浮零落。
"紫苋凌风怯":紫苋菜在风中瑟缩着枝叶,
"青苔挟雨骄":青苔借着雨水肆意蔓延。
"长闲故有味":长久的闲居原本有其滋味,
"多难自无聊":屡经磨难难免心生倦意。
"牢落柴荆晚":暮色里柴门更显冷落寂寥,
"生涯付一瓢":此生所求不过一瓢清简度日。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1. 分段赏析
“尚疑樱欲吐,已怪菊成漂”首联以“樱”与“菊”的时序对比开篇,暗藏时光流逝之叹。初春的樱花仿佛还含着花苞、即将绽放,转眼却已到菊花在雨中飘零的时节。“尚疑”与“已怪”形成强烈的时间跳跃,写出诗人对季节更替之快的惊讶与恍惚。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喻人生中“未及细品便已逝去”的遗憾,暗含对时光匆匆、世事无常的怅惘。“紫苋凌风怯,青苔挟雨骄”颔联聚焦雨中草木,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景物情态,暗含对不同生命姿态的观照。紫色的苋菜在风中瑟缩颤抖,而青苔却借着雨水肆意蔓延。一“怯”一“骄”,不仅是自然景物在雨中的不同状态。诗人并非简单褒贬,而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捕捉生命的多样形态,暗含对世事复杂、境遇各异的体悟,带有一种无奈。“长闲故有味,多难自无聊”颈联由景入情,直抒胸臆,道尽对人生境遇的深切感慨。“长闲故有味”:长久的闲适生活自有其平淡之趣,是诗人对安宁状态的肯定,而历经磨难时,内心的空虚与疲惫便会油然而生,点出困境对人的消磨。这两句对仗工整,却非单纯的对比,而是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他一生宦海沉浮、推行变法屡遭挫折,此刻或许更能体会“长闲”的可贵,既有对过往困顿的厌倦,也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牢落柴荆晚,生涯付一瓢”尾联以场景结尾,将情感落到对当下生活的安守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