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wǎn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xiān
shēng
suì
wǎn
shì
tián
yuán
sǒu
shū
fèi
tǎo
lùn
wèn
xùn
sāng
lián
zhǎng
àn
háng
sōng
yóu
cún
nóng
rén
tiáo
xiào
zhuī
xún
zhì
huān
chū
hòu
mén
yáo
xiè
zài
láo
qiè
huò
zhě
jīn
biàn
wàng
yán

译文

先生在晚年投身于田园生活,不再去钻研孔子留下的经典著作。他询问桑麻的长势,感叹它们已经长得很高了,沿着小路查看松菊,欣喜地发现它们依然生机盎然。农人们互相调笑,一起在山谷间漫步,孩子们欢呼雀跃,跑出来迎接他。先生远远地感谢那些带着酒来消除疑惑的人,但他现在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想享受这宁静的生活。

逐句剖析

"先生岁晚事田园":先生在晚年投身于田园生活,

"鲁叟遗书废讨论":不再去钻研孔子留下的经典著作。

"问讯桑麻怜已长":他询问桑麻的长势,感叹它们已经长得很高了,

"按行松菊喜犹存":沿着小路查看松菊,欣喜地发现它们依然生机盎然。

"农人调笑追寻壑":农人们互相调笑,一起在山谷间漫步,

"稚子欢呼出候门":孩子们欢呼雀跃,跑出来迎接他。

"遥谢载醪怯惑者":先生远远地感谢那些带着酒来消除疑惑的人,

"吾今欲辩已忘言":但他现在已经不想多说什么了,只想享受这宁静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晚怀古》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简洁自然,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写,“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首联诗人以“先生”自称,表达了自己晚年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同时提到不再讨论孔子的书,暗示了对过往政治生涯的放下。颔联诗人通过询问桑麻的长势和漫步园中欣赏松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颈联描绘了农人和孩子们的欢乐场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尾联诗人以“遥谢”表达对那些曾经带酒来访的人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往争论的放下。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诗人以“先生”自称,表明自己在晚年投身田园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鲁叟遗书”指儒家经典,诗人表示不再深入探讨这些经典,暗示对归隐生活的决绝态度。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颔联:“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田园生活中的细节。“问讯桑麻”和“按行松菊”展现了诗人对田园景物的关心与喜爱。桑麻的生长和松菊的存留,既体现了田园的生机,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这一联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简洁自然,却意境深远。颈联:“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诗人描写了与农人和孩子们的互动场景。“农人调笑追寻壑”展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欢乐,而“稚子欢呼出候门”则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温馨感。这一联通过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田园氛围,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情趣。尾联:“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诗人以“遥谢”表达对那些带着酒来消除疑惑的人的感激之情,但最终却“欲辩已忘言”,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于世俗的争论,回归内心的宁静。这一联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感谢,又深化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病中睡起折杏花数枝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安石《皇佑庚寅自临川如钱塘过宿此嘉佑戊辰自番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