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áng
zhān
shū
zhōu
yùn
pà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wáng
sūn
jiù
chē
shū
shǒu
shān
yáng
tài
shǒu
wèi
jià
zhū
fān
niǎn
què
fēn
jīn
jié
zuǒ
jūn
shū
rén
cái
cháng
nán
shí
lùn
jūn
jiǔ
biàn
便
kàn
guī
zòu
jiē
xíng
yǒu

译文

王孙曾遍读众多典籍,手中握有山阳太守的官印。还未乘坐华丽的马车离开朝廷,却接受重任去管理赋税调拨。自古以来人才难得,像你这样的评论从未孤单。即将离去,期待看到你的政绩报告,不必哀叹路上的艰难曲折。

逐句剖析

"王孙旧读五车书":王孙曾遍读众多典籍,

# 五车书:指读书很多。,王孙:古时称贵族公子为王孙,此处指王詹叔。王是宋真宗时宰相王旦的族孙。

"手把山阳太守符":手中握有山阳太守的官印。

# 符: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的凭证,此指太守官印。,山阳:楚州,今江苏淮安。,把:掌握。

"未驾朱轓辞辇毂":还未乘坐华丽的马车离开朝廷,

# 辇毂:指代朝廷或京城。辇,古代王室所用的车。毂,车轮中心。,辞:辞别。,朱轓:古代王公坐车的红色遮蔽物。此处代表高贵的车。

"却分金节佐均输":却接受重任去管理赋税调拨。

# 均:输法,王安石新法内容之一。亦指王詹叔任官的职掌。,佐:辅助。,金节:贵重的符节。

"人才自古常难得":自古以来人才难得,

"时论如君岂久孤":像你这样的评论从未孤单。

# 岂久孤:难道会长期得不到共鸣。,时论:此指适时的议论,指支持新法的言论。

"去去便看归奏计":即将离去,期待看到你的政绩报告,

# 去去:去一下。

"莫嗟行路有崎岖":不必哀叹路上的艰难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是宋代王安石所作。此诗为送王詹叔赴任而作,既点明其出身与学识,也描述其即将奔赴利州路协助推行均输法,表达了对人才难得的感慨,更包含对王詹叔的勉励,希望他助力变法,不畏艰难。运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王詹叔赴任之事的叙述,自然流露对人才的赏识和对友人的鼓励之情。首联介绍王詹叔;颔联叙述其赴任任务;颈联感慨人才并肯定王詹叔;尾联表达期望与鼓励。这首诗不仅是一篇送别之作,更体现了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时代背景,展现出他对变法人才的重视和变法的坚定信念,情感真挚,意蕴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律诗,也是送别诗。诗中并非着眼于常见的离情别绪,表达了王安石自身面对重重阻碍,仍矢志不渝推行新法的果敢决心

2. 写作手法

叙事:诗中首联“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和颔联“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叙述了王詹叔的学识、过往任职经历以及此次赴利州路协助推行均输法的事情,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抒情:颈联“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和尾联“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表达了王安石对王詹叔的赏识,以及对他的鼓励与期盼之情,属于直接抒情。用典:虽然诗中未明显使用大家熟知的典故,但“五车书”暗用“学富五车”的说法,形容王詹叔学识渊博,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象征:尾联中“行路有崎岖”,表面说路途艰难,实际象征王詹叔推行新法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阻碍。

3. 分段赏析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作为一首律诗,以送别为题材展开。首联,王安石提及王詹叔虽出身贵胄,却饱读诗书、学养深厚。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实则蕴含着王安石对其由衷的赞誉,彰显出王詹叔独特的才学魅力与不凡气质。​颔联进一步交代王詹叔此番出行的缘由,塑造出一位超脱名利束缚,毅然决然勇挑新任务重担的官员形象。王安石通过对王詹叔的这一刻画,毫不掩饰地表达出内心的赞赏之意,对其高风亮节与担当精神给予高度认可。​颈联,王安石借王詹叔的境遇,委婉却有力地抒发了自己对其未被充分重用的愤懑。在这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王安石惜才爱才之心,他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洞察与珍视尽显其中。​尾联的“莫嗟”一句,以行路作比,深刻地揭示出改革之路必定荆棘丛生,绝非坦途。王安石在此劝勉王詹叔,同时也是自勉,切不可因困难重重而消极抱怨,务必坚定信念、奋勇向前。此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王安石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与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综上所述,这首诗虽以送别为题目,但其核心并非聚焦于儿女情长般的离别愁绪,而是凭借送别之事抒发内心的壮志豪情。一方面,王安石借此表达对王詹叔在推行新法时不惧艰难险阻、一路砥砺前行的深切勉励;另一方面,更是王安石自我激励的体现,暗寓着他在推行新法过程中,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将坚守信念、披荆斩棘的坚定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句》

下一篇:宋·王安石《送赵学士陕西提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