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cháng
níng
gōng
zhǔ
liú
bēi
chí
èr
shí
shǒu
shí
sān

朝代:唐作者:上官婉儿浏览量:1
huán
téng
yuǎn
chuàng
jīn
liè
shū
róng
wán
zhū
shì
réng
liú
rén
zhì
qíng
záo
shān
biàn
便
zuò
shì
píng
shù
wéi
yíng
gōng
shū
bān
ěr
cóng
suì
tāo
shēng

译文

美玉般的环状景观,如金色栅栏般承载着特殊的荣耀。不沉溺于珠玉宝石之类的装饰,仍然留存着仁爱和智慧的情感。开凿山体就作为居室,依靠树木就当作楹柱。鲁班和墨子,从此就隐匿了名声。

逐句剖析

"玉环腾远创":美玉般的环状景观,

"金埒荷殊荣":如金色栅栏般承载着特殊的荣耀。

"弗玩珠玑饰":不沉溺于珠玉宝石之类的装饰,

"仍留仁智情":仍然留存着仁爱和智慧的情感。

"凿山便作室":开凿山体就作为居室,

"凭树即为楹":依靠树木就当作楹柱。

"公输与班尔":鲁班和墨子,

"从此遂韬声":从此就隐匿了名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三)》是初唐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上官婉儿游览长宁公主的流杯池后所作。诗中描绘了流杯池独特的建筑构造和景观特色,赞颂了其不追求珠玑装饰,却留存仁智之情的特质。通过对凿山为室、凭树为楹的描写,展现了流杯池建造的巧妙与大气。最后借公输班和墨子,突出了流杯池建造技艺的高超,使其声名远扬。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体现了上官婉儿对流杯池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上官婉儿(664~710),唐代诗人。中宗时封为昭容,故世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曾为武则天掌诏命,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临淄郡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景云中,追复昭容,谥惠文。上官婉儿通晓文词,其所存诗大多为应制唱和之作,刻意修饰辞藻,讲究对仗。所作词甚绮丽。代表作品有《彩书怨》,写离人缱绻之思,传诵颇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玉环”形象地描绘出流杯池独特的环形构造,“腾远创”强调了其开创性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金埒”则赋予了流杯池华丽、尊贵的色彩,“荷殊荣”表明它承载着特殊的荣耀,开篇就点明了流杯池的非凡之处。“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弗玩珠玑饰”说明流杯池不追求珠玉宝石之类的外在装饰,体现了一种质朴、高雅的气质。“仍留仁智情”则强调了它蕴含着仁爱和智慧的情感,使流杯池不仅具有物质之美,更具有精神内涵。“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这两句具体描写了流杯池的建造方式,开凿山体作为居室,依靠树木作为楹柱,展现了建造者的巧妙构思和大胆创新,体现了流杯池建造的独特和大气的风格。“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公输”即公输班(鲁班),“班尔”可理解为墨子等古代工匠的代表。这两句意思是自从有了流杯池这样精巧的建筑,连古代著名的工匠都要隐匿名声了,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流杯池建造技艺的高超和独特,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八)》

下一篇:唐·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