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i
chóng
yáng
shǔ
guó
shū

朝代:唐作者:白行简浏览量:2
jiàng
qióng
huāng
jiǔ
yuè
chū
sān
qiū
xiāng
jié
zhǐ
rén
shū
duì
jiǔ
qíng
kāi
jiān
yǒu
gǎn
shí
kōng
huái
怀
jiù
chóu
chú
yàn
jìn
píng
shā
jiǒng
yān
xiāo
dēng
tái
nán
wàng
chù
yǎn
lèi
duì
shuāng

译文

作为降虏心情会是怎样,在这荒远之地九月之初的时光。正值深秋异乡的节日里,收到一封故人寄来的书信。面对美酒情思无尽,拆开书信思绪万千。感叹时光流逝只觉寂寞,怀念旧人心中满是踌躇。大雁飞尽平沙辽远,大漠中烟雾消散一片空茫。登上高台向南眺望,手捧书信不禁掩面流泪。

逐句剖析

"降虏意何如":作为降虏心情会是怎样,

"穷荒九月初":在这荒远之地九月之初的时光。

# 穷荒:荒凉遥远的边地。

"三秋异乡节":正值深秋异乡的节日里,

# 三秋:这里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一纸故人书":收到一封故人寄来的书信。

# 故人书:老朋友的来信。

"对酒情无极":面对美酒情思无尽,

"开缄思有余":拆开书信思绪万千。

# 开缄:打开信封。

"感时空寂寞":感叹时光流逝只觉寂寞,

"怀旧几踌躇":怀念旧人心中满是踌躇。

"雁尽平沙迥":大雁飞尽平沙辽远,

"烟销大漠虚":大漠中烟雾消散一片空茫。

"登台南望处":登上高台向南眺望,

"掩泪对双鱼":手捧书信不禁掩面流泪。

# 双鱼:指苏武的来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是唐代白行简所作的五言排律。主题围绕重阳节李都尉收到苏属国书信后的复杂情感,展现思乡怀人及对时光的感慨。诗开篇点明时间与情境,描绘塞外荒寒,将异乡佳节与故人书信对举,引发情感波澜。中间部分写对酒开缄时的思绪,后两联借塞外平沙大漠之景,烘托望乡怀人之情。写作手法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首联点明情境与地点,奠定基调;颔联以异乡佳节与故人书信对举,引发情思;颈联、尾联则围绕读信情思与塞外之景展开,将怀人思乡之情抒发得深沉绵远。此诗以细腻笔触写塞外情思,虽音律并非极致流畅,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景与情的交织,生动展现出边塞游子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白行简(776~826),唐代文学家。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初进士,授校书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白行简善辞赋,其辞赋精密,文士皆师法之。其尤长于传奇小说,所撰《李娃传》为唐代传奇代表作,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鲜明。《全唐文》载其赋18篇,《全唐诗》录其诗7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酬赠的七言律诗。全诗描绘了降虏于穷荒九月初的处境,展现对酒时无尽情思、开信后绵长思绪,以及因感怀时空而生的寂寞、怀旧时的踌躇,流露出收信后复杂深沉的人际牵挂与身世悲凉之感。

2. 分段赏析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一开头就问降虏心情怎么样,点明在荒僻之地、九月初这时间,一下子把孤独又特殊的情境铺开,让人能感受到那种偏远、清冷的氛围。“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重阳节本是团聚时候,可在异乡收到故人来信,“三秋”对“一纸”,数字和时间、物品对应,把思念和惊喜夹杂在一起,使人明白这信来之不易。“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对着酒,心情没尽头,打开信,思绪收不住。“情无极”“思有余”,把收到信的激动、心里的念叨全装进去,朴实的语言,却特能打动人。“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诗人因为这事,感觉时间都空落落的,怀念过去又犹豫徘徊,把那种复杂的心情,像慢慢展开一幅画似的,让人清晰,一目了然。“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大雁没了,平沙显得远,烟散了,大漠空荡荡。这两句写景,看着是写外面的荒景,实则衬衬着心里的孤单,景和情紧紧的贴合在一起。“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登上台往南看,对着书信掉眼泪,把思念、感动、心酸全收在这一“掩泪”里,全诗结尾让人都跟着难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行简《夫子鼓琴得其人》

下一篇:唐·白行简《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