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huà
shān

朝代:唐作者:白行简浏览量:2
gōng
chéng
hòu
zhōu
wáng
zhàn
xián
chí
xiū
zào
yǐn
rèn
shān
zhú
zhāo
réng
suí
fēng
huán
bīng
shēng
lǒng
bǎn
luò
guān
xiè
dié
xiān
fēng
xià
téng
xiāng
wèi
shuǐ
wān
xìng
féng
shí
yǎn
jiān

译文

武王牧野大败殷军成功后,战马也得到休闲。不再四处驱驰,停在槽头,饮水啃草,随意依山而栖。太阳一出就到外边留游,傍晚随着微风回还。天冷河水结了冰怀,疑是沟壑和山坡,落叶在身好像处在险关。时常小步慢行在山脚下,又经常奔驰在渭水边。幸好赶上停止干戈的太平盛世,再也听不到战争年代进军的鼓点。

逐句剖析

"牧野功成后":武王牧野大败殷军成功后,

# 牧野:地名,在今河南淇县南。

"周王战马闲":战马也得到休闲。

"驱驰休伏皂":不再四处驱驰,停在槽头,

"饮龁任依山":饮水啃草,随意依山而栖。

"逐日朝仍去":太阳一出就到外边留游,

# 朝:早晨。

"随风暮自还":傍晚随着微风回还。

"冰生疑陇坂":天冷河水结了冰怀,疑是沟壑和山坡,

# 陇坂:即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至甘肃省平凉一带。

"叶落似榆关":落叶在身好像处在险关。

# 榆关:即山海关。唐时此两地皆为用兵之地。

"躞蹀仙峰下":时常小步慢行在山脚下,

# 躞蹀:往来小步貌。

"腾骧渭水湾":又经常奔驰在渭水边。

# 腾骧:奔跃,超越。

"幸逢时偃武":幸好赶上停止干戈的太平盛世,

# 偃武:停息武备。

"不复鼓鼙间":再也听不到战争年代进军的鼓点。

# 鼓鼙:乐器,大鼓和小鼓,敲起来,进军时以激励战士。借指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归马华山》是唐代白行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看似在讲述战马的归宿,实则借物喻己,隐晦地抒发个人际遇。前两句点明牧野之战胜利后,周王的战马得以闲养。中间四句描述战马不再受马槽束缚,自由在山间饮食、活动,朝出暮归。接着后四句又以陇坂、榆关等景色形容战马活动环境,还描绘其在仙峰下、渭水湾的姿态。最后两句表达庆幸逢时偃武,不再有战争,展现对和平的赞美。诗人以战马自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身政治才能的高度自信,可现实中却始终未获重用,其命运恰似诗中被闲置的战马,充满无奈与悲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白行简(776~826),唐代文学家。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初进士,授校书郎,历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白行简善辞赋,其辞赋精密,文士皆师法之。其尤长于传奇小说,所撰《李娃传》为唐代传奇代表作,故事情节曲折动人,人物鲜明。《全唐文》载其赋18篇,《全唐诗》录其诗7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歌颂和平的诗。通过描绘牧野之战后战马在华山的生活,营造出一种和平、宁静的氛围。诗中描述战马摆脱了战争时期的束缚,在山间自由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天下太平的欣慰之情,体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歌颂。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以“休伏皂”写战马卸去征鞍、休养于槽枥的状态,用“任依山”描绘其自由饮啄于山间的情景,借“朝去暮还”勾勒随日出日落自在奔走的轨迹。这些细节从“休憩—饮食—活动”三个层面,细腻展现战马在太平盛世中的闲适生息。

3. 分段赏析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开篇点明背景,运用牧野之战的历史典故,引出战马在战后闲置的状态,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具体描写了战马的生活状态,“驱驰休伏皂”说明不用再在马槽中奔忙,“饮龁任依山”则表现出可以自由地在山林间饮水吃草,突出了战马的闲适与自在。“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展现了战马自由自在的生活节奏,“逐日朝仍去”表明白天依然自由地奔跑,“随风暮自还”则体现出傍晚随着风自行归来,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令人向往。“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通过对冰霜和落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冰生疑陇坂”让人联想到陇坂的景象,“叶落似榆关”则好似榆关的风光,进一步烘托出战马的闲适生活。“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描绘了战马在华山仙峰下缓步行走,在渭水湾里尽情驰骋的情景,“躞蹀”表现出其缓步行走的姿态,“腾骧”则展现出其尽情驰骋的状态,表现出战马的闲适与自在。“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点明时代背景,庆幸赶上了停止战争的时代,战马不再参与战争,“幸逢”表达出诗人的庆幸之情,“不复鼓鼙间”则强调了和平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赞美和对战马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元翰《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下一篇:唐·白行简《金在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