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峻斑骓疾":桥身险峻,斑骓马轻快地飞驰而过,
# 疾:迅速。,斑骓:青白色相间的马。,峻:高。
"川长白鸟高":长川之上有白鸟高飞。
# 白鸟:白羽毛的鸟,如鹤、鹭之类。
"烟轻惟润柳":轻烟袅袅,只把柳树滋润,
"风滥欲吹桃":春风吹得桃花含苞欲放。
"徙倚三层阁":我在三层高阁上徘徊流连,
# 徙倚:走走停停,徘徊。王粲《登楼赋》:“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摩挲七宝刀":不时摩挲着手中的七宝刀。
# 七宝刀: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刀。七:一作“八”。,摩挲:抚摸。
"庾郎年最少":庾郎最为年轻俊美,
# 庾郎:庾翼。作者以庾郎自比。《晋书·庾翼传》:“翼字稚恭,风仪秀伟,少有经纶大略…苏峻作逆,翼时年二十二,兄亮使白衣领数百人备石头(城)。”
"青草妒春袍":连青草都嫉妒他身上那鲜艳的春袍。
# 春袍:指作者官服,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唐制官八九品服青,谓官职卑微。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五言律诗。首联写桥高马疾、川长鸟高之景;颔联绘轻烟润柳、春风吹桃的春景;颈联转写人物登阁、抚刀的动作;尾联以庾翼自比,突出年轻才俊的自豪,尽显青春豪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风滥欲吹桃”“青草妒春袍”,将“风”和“青草”赋予人的情感与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添了趣味性。用典:尾联借庾翼典故,抒发年轻得志的自豪,深化主题。直抒胸臆:尾联“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几乎是直抒胸臆,以才华横溢的庾信自比,又年轻又才堪当世,就连他的春袍都要被青草妒忌,更不用说活力四射的青春才俊了。
3. 分段赏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险峻的桥畔,斑骓马风驰电掣;悠长的川上,白鸟自在翱翔。此景不仅勾勒出一幅灵动的画面,更暗喻着青春那蓬勃的活力与无限的冲劲。“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轻烟袅袅,仿佛饱含深情,温柔地润泽着柳树;春风肆意,好似带着几分急切,要将桃花吹拂绽放。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烟与风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展现出春日景致的盎然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沉浸于这美景之中的陶醉之情。“徒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主人公在三层高阁间徘徊流连,手中不自觉地摩挲着七宝刀。这“徒倚”与“摩挲”的动作细节,巧妙地展现出人物内心涌动的壮志豪情,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诗人以庾翼自比,点明自己在众人中最为年少。以“青草妒春袍”这一独特的侧面烘托手法,形象地暗示出自己才华出众,洋溢着年轻得志的自信与意气。
4. 作品点评
《春游》展现李商隐早期诗歌清新明快风格。全诗融写景、写人于一体,语言生动,画面鲜活;情感昂扬,借春游抒青春壮志。结构层层推进,兼具绘画美与抒情性,是其青年时期书生意气的经典之作。
下一篇:唐·李乂《享龙池乐章(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