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经年别远公":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
# 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无事:无端。
"帝城钟晓忆西峰":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
# 西峰:指庐山。,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帝城:指京城长安。
"炉烟消尽寒灯晦":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
# 炉烟:亦作“炉烟”。
"童子开门雪满松":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人诗。诗人因帝城晓钟,忆起与住一师分别多年的情景,通过想象住一师居处炉烟消散、寒灯昏暗,童子开门见雪满松枝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深挚情谊的追念,营造出清幽孤寂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的画面,将炉烟消散、寒灯昏暗以及雪满松枝的景象展现出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借此抒发对住一师深深的思念之情。虚实结合:“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是实写,写诗人在帝城听闻晓钟,回忆起与住一师分别多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缘由。而“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则是虚写,是诗人想象住一师所在之处的场景,虚实相生,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意境。
3. 分段赏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无事”看似平淡,却强调分别的平常,“经年”突出分别时间之长。“钟晓”倒装,强调清晨钟声触发回忆。诗人用慧远大师借指住一师,暗寓其不凡,表达仰慕。这一句从现实场景引发对友人的思念,自然且富有韵味。“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炉烟消尽”“寒灯晦”通过物态变化,细腻展现时间推移,暗示两人彻夜长谈,体现情谊深厚。“童子开门雪满松”描绘出清晨雪景,画面清绝高洁,既渲染环境,又以景衬人,烘托出住一师不染尘世的高洁形象。
上一篇:唐·李商隐《赠刘司户》
下一篇:唐·李商隐《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