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ín
jiāo
xíng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fān
shǒu
zuò
yún
shǒu
fēn
fēn
qīng
shǔ
jūn
jiàn
guǎn
bào
pín
shí
jiāo
dào
jīn
rén

译文

富贵之交总是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反复无常,轻薄之辈却纷纷追随,无法计数。君不见现在世人中像管仲、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已被视如粪土,抛弃净尽了。

逐句剖析

"翻手作云覆手雨":富贵之交总是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反复无常,

# 翻手作云覆手雨:喻人反复无常。覆:颠倒,作 :一作为。

"纷纷轻薄何须数":轻薄之辈却纷纷追随,无法计数。

# 何须数:意谓数不胜数。数,计数。,轻薄:轻佻浮薄,不敦厚。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君不见现在世人中像管仲、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

#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早年与鲍叔牙相处很好,管仲贫困,也欺骗过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善待管仲。现在人们常用“管鲍”来比喻情谊深厚的朋友。

"此道今人弃如土":已被视如粪土,抛弃净尽了。

# 弃:抛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贫交行》系唐代杰出诗人杜甫之笔,此作深刻抒发了对人际交往之浅薄、世态之冷漠以及人情善变的感慨,映照出“人心不似古时纯”的悲凉现实。全诗巧妙运用正反对比与情感上的夸张表述,循环往复地吟咏,营造出一种“慷慨激昂,难以遏制”的诗意氛围,倾泻出诗人内心深处积压的愤慨与辛酸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可以追溯至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即公元752年,正值杜甫身处长安,陷入困境之际,且是在他向朝廷献上诗作之后不久。在长安的日子里,杜甫经历了“早晨叩响权贵之门,傍晚又尾随在权贵马后,饱受着残杯冷炙,四处都潜藏着辛酸与悲苦”(《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艰辛生活。他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多变,心中愤懑难平,于是挥毫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友情诗。通过描绘势利之交的无常与真挚友情的被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虚伪的深刻批判,以及对真诚友情的渴望与怀念。

2. 写作手法

对比:杜甫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他首先以“翻手为云覆手雨”形容那些善于变化、见风使舵的势利之人,他们的交情如同天气般无常。紧接着,他用“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引出管仲与鲍叔牙在贫贱时结下的深厚友谊,与现今人们的薄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虚伪与薄情。夸张:杜甫在诗中运用了夸张的语气来强化自己的情感表达。“纷纷轻薄何须数”一句,他以“纷纷”来形容轻薄之交的数量之多,用“何须数”来表达对他们的轻蔑与不屑,这种夸张的语气使得诗人的愤慨之情更加淋漓尽致。典故:诗中“君不见管鲍贫时交”一句引用了历史典故,即管仲与鲍叔牙在贫困时仍能坚守友情的故事。这一典故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说服力,使得诗人对真挚友情的怀念与对势利之交的批判更加有力。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犹如一幅生动的世态炎凉图,让人瞬间感受到势利之交的可畏之处。这些人在得意时如云聚合,失意时如雨散去,其变化之快,犹如天气之无常,翻手之间,云雨交替,令人叹为观止。首句不仅语言凝练、生动,而且极具创造性,它如同一根主线,贯穿全诗,引领读者进入诗人所描绘的那个世态炎凉的世界。尽管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人们似乎对此毫不在意,甚至将交友之道视为儿戏,不过是“贿交”“势交”的代名词罢了。第二句中的“纷纷轻薄”,诗人以轻蔑至极、愤慨至极的口吻斥之,寥寥数字,却铿锵有力,充分展现出诗人对那些虚伪、浅薄之交的极度憎恶。后两句“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则如同一束光,穿透了现实的黑暗与冷酷。诗人回忆起古人之间那份真挚而深厚的友谊,尤其是鲍叔牙与管仲之间贫富不移的交情,更是感人至深。鲍叔牙对管仲的善待与举荐,不仅成就了管仲的霸业,更彰显了友情的伟大与可贵。诗人以“君不见管鲍贫时交”作为对比,将古道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这首抨击现实的诗篇增添了一抹理想的光辉。然而,诗人的主要目的并非颂扬古道,而是鞭挞现实。他将古人的美德与“今人”的轻薄进行对比,使得“今人”的虚伪与浅薄更加凸显。末尾三字“弃如土”,更是形象地表达了古人美德被“今人”彻底抛弃的残酷现实。尽管诗人将“今人”一概而论,范围过大,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表达出世上真交绝少的深刻含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既是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是对古道美德的深切怀念。

4. 作品点评

《贫交行》是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批判人情冷暖的佳作。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势利之交的无情揭露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切怀念。同时,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须溪曰:只从俗谚,略证古意。

高棅《唐诗品汇》

# 只四句,浓至悲慨已极,诗正不贵多。

唐元竑《杜诗攟》

# 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王嗣奭《杜臆》

# 蒋一梅曰:语不多而意到。陆时雍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一语已足。

周珽、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朱鹤龄云:此必公献赋后,久寓京华,故人莫有念之者,故有此作。

仇兆鳌《杜诗详注》

# 朱鹤龄曰:太白云“前门长揖后门关”,公诗云“当面输心背面笑”,与此同慨。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诗如谣,乐府体也。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

浦起龙《读杜心解》

# 一语说得尽(“翻手作云”句下)。

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黄巢《自题像》

下一篇:唐·刘长卿《寻洪尊师不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