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途辽远":塞北的征途遥远漫长,
# 塞北:北方边疆之地,一般指长城外为塞北。
"城南战苦辛":城南的战事艰苦辛酸。
# 城南:泛指边塞城堡的附近,非确指城的南边。
"幡旗如鸟翼":飘扬的军旗如鸟翼般翻卷,
# 幡:一作幢。垂直悬挂的一种窄长形旗子。
"甲胄似鱼鳞":将士的甲胄似鱼鳞般密集。
# 甲胄:甲是用皮革绳索串联铁叶而成的战衣,即铁甲。胄是战争中戴的防护帽子。
"冻水寒伤马":冻结的河水寒冷刺骨,冻伤了战马,
# 冻水:即冰冷的水。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据传说,古代长城之南有溪坂,上有土窟,中有泉水流出,舀之不竭。汉时将士远征塞北,常饮马于此。这里的冻水泛指河水。
"悲风愁杀人":悲凉的北风萧瑟呼啸,愁煞了征人。
# 悲风:秋风。
"寸心明白日":纵然身处绝境,我们的赤心仍可映照白日,
# 寸心:即心中。
"千里暗黄尘":千里战场之上,只看见黄尘漫天遮蔽了天光。
# 黄尘:飞扬的黄沙。
“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上元三年应制举,补校书郎,后历任太子詹事、崇文馆直学、梓州司法参军。约如意元年出为盈川令卒,世称杨盈川。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其边塞诗气势较盛,风格豪放,善五律,写边塞征战生活,饱含建功立业壮志。此外,也有闺怨诗、山水诗、送别诗等不同题材作品。虽有些作品未能尽脱绮艳之风,但仍有较高成就。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多为骈体,骈文格调雄厚沉着,其中《王子安集序》最为世所传诵。代表作品有《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著有《盈川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介绍了塞北辽远之地的艰苦征战场景,描绘了军旗飘扬、甲胄闪亮的军容,以及寒水悲风的恶劣环境。全诗表达了将士们征战的艰辛,更展现出他们爱国的赤诚和必胜的信心。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通过对军旗、甲胄的描写,展现军容的威武。将幡旗比作鸟翼,甲胄比作鱼鳞,是典型的景物描写。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生动展现战场的宏大场面,侧面烘托出军队的昂扬士气与战斗的紧张氛围。侧面描写:“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借边塞严寒的自然环境展开描写。冰冷的河水冻伤战马,悲凉的北风愁煞征人,以恶劣环境侧面烘托出征战的艰苦,同时也体现出战士们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比喻:“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运用比喻,将飘扬的军旗比作展翅的鸟翼,生动展现其猎猎舞动的气势;把士兵的甲胄喻为鱼鳞,凸显装备严整。两个比喻让战场画面鲜活,也暗示出军队的威武与作战的紧张激烈。借景抒情:尾联“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借景抒情手法运用巧妙。“千里暗黄尘”描绘出黄沙漫天遮蔽天空的战争场景,渲染出激烈、苍茫的氛围,暗示战争的残酷;“寸心明白日”以心中如日的光明,表达将士赤诚报国之心,景与情交织,悲壮中尽显爱国豪情。用典:“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使用用典手法,化用陈琳“水寒伤马骨”和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语句。借典故既写出边塞环境的严酷,又巧妙传达出征人在苦寒中作战的艰辛与思乡的愁绪。
3. 分段赏析
首联“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诗歌开篇便以直白的对仗,迅速将读者带入残酷的战争场景。“塞北”点明地点的偏远荒芜,“辽远”二字瞬间勾勒出塞外的广阔无垠,仿佛能看到征人在茫茫天地间艰难跋涉的身影,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而“城南战苦辛”则直接道出战争的艰辛,一个“苦”字、一个“辛”字,包含了无数难以言说的伤痛与疲惫,既呼应诗题“战城南”,又暗合汉乐府中战场的惨烈,充满紧张感。颔联“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诗人用生动的比喻,以白描手法细腻刻画战场画面。飘扬的军旗如同鸟儿展翅,在风中猎猎作响,既展现出军队的威严气势,也暗示着战斗的激烈与紧迫;士兵们身上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犹如鱼鳞般密集整齐,凸显出军队的严整有序与装备精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战场上视觉的震撼,感受到士兵们昂扬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念,仿佛能看到他们在旗帜下奋勇向前、浴血搏杀的英勇姿态。颈联“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笔锋一转,从战场的宏大场面转向对环境与人的刻画。寒冷的河水冻得战马都难以承受,侧面烘托出边塞气候的恶劣,暗示着征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作战的艰难。“悲风”呼啸而过,发出凄厉的声响,仿佛也在为战争中的苦难而悲鸣,更让征人心中充满忧愁。这里化用前人诗句,将马与人的感受相结合,既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又深入刻画了征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尾联“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尾联以一明一暗的强烈对比,将情感推向高潮。“寸心明白日”,战士们的赤诚之心如同明亮的太阳,闪耀着坚定的光芒。即使身处艰苦的战场,面临生死考验,他们心中依然怀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对胜利充满信心,这种信念让他们无所畏惧。而“千里暗黄尘”则描绘出战场的苍茫与惨烈,黄沙漫天,遮天蔽日,渲染出战争的激烈氛围。但在这黑暗的背景下,战士心中的光明愈发耀眼,展现出一种悲壮而崇高的美感,凸显出全诗爱国豪情的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战城南》为汉铙歌旧题,写来大抵慷慨激昂。
著名文学研究家、南开大学教授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
上一篇:唐·杨炯《刘生》
下一篇:唐·杨炯《和石侍御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