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波浪远":我这里的汉水滔滔流向天际,
# 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省宁强县,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武汉市入长江。
"巫山云雨飞":你那里的巫山则是云起雨飞。
# 巫山:在今重庆巫山东南,山的东部在巴东境内。
"东风吹客梦":作客江夏,夜梦欲醒时分,
"西落此中时":已是东风劲吹,残月西落。
"觉后思白帝":一觉醒来就想起在白帝城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
# 白帝: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自帝山上,东汉公孙述所建。
"佳人与我违":如今你我却天各一方。
# 违:离别。,佳人:指巴东故人。
"瞿塘饶贾客":瞿塘峡有许多客商来来往往,
# 贾客:指来往于峡江做买卖的商人。,饶:多。,瞿塘:瞿塘峡,此代指长江三峡。
"音信莫令稀":希望你我常常通信,不要让它逐渐稀少。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的五言律诗。,借“汉水”“巫山”等地理意象与“客梦”“觉后”的虚实交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异地的无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漂泊的孤独,以及对音信常通的期盼。全诗将李白豪放诗风与细腻情感结合,既有山水的壮阔,又有内心的深沉,堪称唐代赠友诗中的经典。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的开篇“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借汉水的波浪、巫山的云雨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苍茫的氛围,暗喻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相隔甚远,为全诗奠定了思念与惆怅的情感基调。诗人借景传达出自己对友人的深深牵挂以及因距离产生的无奈之感。对比:诗歌将梦境中的相聚与现实中的分离进行对比,梦境中与友人的相处是美好的,而醒来后面对的是与“佳人与我违”的现实,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苦。直抒胸臆:尾联“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诗人直接表达了希望友人不要让彼此的音信稀少,直白地抒发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保持联系的期盼,使情感表达真挚而强烈,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拳拳之心。
3. 分段赏析
《江上寄巴东故人》首联以“汉水”“巫山”两大地理坐标暗喻诗人与友人的分隔(汉水为诗人所在,巫山为友人所在),“波浪远”与“云雨飞”既描绘自然景象的壮阔,又暗喻人生漂泊的动荡感。颔联从首联的空间阻隔转向心理慰藉,梦境的美好反衬现实的孤寂,情感由外而内,由景及情。颈联梦境的短暂温暖与现实的清冷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分离的无力感。尾联以“瞿塘贾客”的繁忙景象为依托,诗人叮嘱友人“音信莫稀”,将抽象的思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期盼。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符合李白率真的诗风。
4. 作品点评
《江上寄巴东故人》虽非李白最负盛名之作,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成为解读李白晚年心境的重要文本。诗中“汉水波浪”与“音信莫稀”的并置,既展现了天地苍茫的时空感,又揭示了人性中对友情的永恒渴望。它不仅是唐代赠友诗的杰出代表,更是李白“豪放中见深情”诗风的完美注脚,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诗中通过描写汉水与巫山间的山水景色,融情于景,深刻地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现代济宁市李白文化研究会会长丁冲《李白大辞典》
下一篇:唐·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