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jiǔ
chūn
yuán
zuò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1
tóu
zān
xià
shān
xié
jiǔ
duì
liáng
xiá
shuǐ
qiān
cháng
jìng
gāo
huā
sòng
duàn
xiāng
fán
yīng
shū
dié
chéng
háng
rán
cuī
zuì
fēi
dàn
yuè
nián
guāng

译文

丢了官,从官舍来到山阁,在山阁里我拿起酒对着一座桥来喝。窄窄的水流,很像拉着一个长长的镜子,从高处落下来的花,送来了一阵一阵的香味。很多很多的黄莺鸟叫得像唱歌一样,有几个蝴蝶在这里很有次序地飞舞。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几杯,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着自己的年岁而还想有什么别的计较。

逐句剖析

"投簪下山阁":丢了官,从官舍来到山阁,

# 山阁:依山而筑的楼阁。,投簪:丢下固冠用的簪子。同抽簪,比喻弃官。

"携酒对河梁":在山阁里我拿起酒对着一座桥来喝。

# 河梁:河上的桥梁。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

"狭水牵长镜":窄窄的水流,很像拉着一个长长的镜子,

# 长镜:长的镜子。形容狭长的水面。

"高花送断香":从高处落下来的花,送来了一阵一阵的香味。

# 断香:阵阵香气。,高花:高枝上的花。

"繁莺歌似曲":很多很多的黄莺鸟叫得像唱歌一样,

"疏蝶舞成行":有几个蝴蝶在这里很有次序地飞舞。

"自然催一醉":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几杯,

"非但阅年光":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着自己的年岁而还想有什么别的计较。

# 年光:春光。,阅:观赏。一作“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园景抒发了复杂的情感。全诗以“投簪下山阁”开篇,以弃官归隐的意象展开,表面上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之趣:诗中“狭水牵长镜”以如镜水面写静景,“高花送断香”从嗅觉烘托花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则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动态描写,呈现莺啼蝶舞的生机。然而,诗末“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却暗含借酒消愁的怅惘,形成乐景哀情的反差,透露出诗人对仕途无望的无奈与迷茫。全诗以多感官交融的细腻笔触(视觉、听觉、嗅觉结合)和动静相衬的布局,既赞美了春光之美,又隐晦地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喟,展现了王勃在自然慰藉与政治失意间的矛盾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诗人被唐高宗下令逐出沛王府后不久所作,时间大约在公元669年。在被剥夺官职、失去职位后,诗人在园林中目睹了春天的美景,于是以诗述怀,描绘出一幅莺歌燕舞、繁花似锦的春日画卷。同时,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回归自然之后,内心涌起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是诗人被唐高宗下令斥出沛王府之后不久的作品。诗人废职弃官后,在园林中看到春天美景后述之以诗。以细腻笔触描绘春园景色,如“狭水牵长镜”写静水如镜,“繁莺歌似曲”状莺啼蝶舞,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日光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回归田园的喜悦。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下山阁、对河梁、狭水如镜、高花送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等春日园中的美景,通过对这些美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闲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享受当下时光的惬意心情。比喻:“狭水牵长镜”把狭窄的水面比作长长的镜子,形象地写出了水面的平静和清澈,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拟人:“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将莺儿的叫声比作歌声,把蝴蝶的飞舞说成是成行的舞蹈,赋予了莺和蝶人的行为与情感,生动地表现出园中动物的活泼可爱,使画面充满生机。动静结合:额联“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其中河水、花香,这是静态描写。颈联“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中的莺歌蝶舞,有声有态。两联动静结合,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荣的特点。首尾呼应:尾联“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抒发了诗人的陶醉之情,与首联“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相呼应。多感官描写:额联从“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中的“河水”、“高花”是视觉,“香”字表嗅觉,以这两个角度写春水、花香。颈联“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则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春天的莺歌蝶舞之景。反衬:是以景衬情,颈联“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写动态景物“莺歌蝶舞”,写出它们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喜悦轻松的心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诗人用“投簪”一词,表明自己弃官的身份,丢下固冠用的簪子,从官舍来到山阁,然后拿着酒对着河上的桥梁。“投簪”“携酒”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后,回归自然的洒脱形象,同时也为下文在春园中的对酒赏景做了铺垫。颔联“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在诗人眼中,狭窄的水流如同拉着一面长长的镜子,高处的花朵送来阵阵香气。作者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牵”字将“狭水”拟人化,“长镜”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明净绵长;“送断香”则细腻地表现出花香时断时续的特点,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受。颈联“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众多黄莺的叫声宛如乐曲,稀疏的蝴蝶翩翩起舞,排成行列。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出一幅莺歌蝶舞的春日动态画面,“繁莺”与“疏蝶”形成对比,“歌似曲”“舞成行”运用比喻和拟人,使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诗人说如此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沉醉,让人不要只是空空地观赏春光。此句直抒胸臆,与首联呼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隐隐透露出诗人在经历人生挫折后的感慨,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其笔致疏朗,色彩绚丽,诗人将此刻的心情、感触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趣跃然纸上,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钟云:春园对酒便庸常矣。谭云:花高所以香断,语极幽润(“高花”句下)。口角爽甚(“自然”句下)。钟云:此君五言古殊为踧踖,唯《咏风》一首高妙,稍带律意。至五言律数首,秀整泓净,自出眼光,为开元以来诸子元功。

明钟惺、谭元春合编《唐诗归》

# 韵足意净,盛唐人加以叱咤,大损风味。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勃《始平晚息》

下一篇:唐·王勃《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