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quán
yǐn

朝代:唐作者:王勃浏览量:1
qiū
jīng
shǎng
huā
liǔ
shí
chūn
xiāng
féng
jīn
zuì
qīng
rén

译文

丘壑一路值得欣赏,花柳逢时便成春色。今天跟它们相遇而我心不醉,景色当会对我不满。

逐句剖析

"丘壑经涂赏":丘壑一路值得欣赏,

"花柳遇时春":花柳逢时便成春色。

"相逢今不醉":今天跟它们相遇而我心不醉,

# 今:一作令。

"物色自轻人":景色当会对我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林泉独饮》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首句写诗人沿途欣赏山丘沟壑的美景,展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衷与流连;次句点明时节正值春日,鲜花绽放、绿柳抽条,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后两句诗人由景及情,感慨与这美好春色相逢,今日若不尽情沉醉,这自然风物仿佛会轻视世人不懂珍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春日林泉的秀丽景色,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及时赏景、尽兴畅怀的人生态度,体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650~676/684),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幼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写文章,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并撰《指瑕》。他曾任虢州参军等职,因恃才傲物等原因历经波折。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也称“初唐四杰”,而王勃为“初唐四杰”之首。其诗长于五律,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清新流丽,代表诗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且有气势,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辑本《王子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丘壑经涂赏”一句,是诗人对沿途所见的描写。“丘壑”指山丘沟壑,代指自然山水,“经涂赏”即沿途欣赏,点明诗人正行走于山水之间,一路饱览丘壑美景。此句以简洁的语言,直叙游历中对自然景致的主动观赏,流露出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与兴致,为全诗奠定了赏景抒怀的基调。“花柳遇时春”一句,聚焦春日的典型景物。“花柳”即鲜花与绿柳,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意象,“遇时春”点明正值春日时节,鲜花绽放、绿柳抽条,万物焕发生机。此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蓬勃景象,既承接上句“丘壑”的自然之美,又进一步细化季节特征,将盎然春意扑面而来,暗含诗人对时令美景的敏锐捕捉与满心欢喜。“相逢今不醉”一句,由景及情,转入抒情。“相逢”指诗人与眼前的春日美景相遇,“今不醉”则直抒胸臆,感慨在此美景当前,若不趁兴沉醉,便辜负了这大好时光。“醉”既是对饮酒尽兴的描写,更是对沉浸于自然之美的一种诗意表达,体现出诗人主张及时赏景、畅怀尽兴的人生态度,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怀,却以旷达之语出之,尽显洒脱。“物色自轻人”一句,是全诗的哲思升华。“物色”指自然景物,“自轻人”看似写景物会轻视世人,实则是一种拟人化的委婉表达——若人不懂得珍惜眼前美景,便仿佛被景物“轻视”了。此句妙在从景物角度反向着笔,实则提醒世人应把握当下、与自然相融,暗含对“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勃《杂曲》

下一篇:唐·王勃《易阳早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