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谢鞭策":自由的龙虎不需要鞭策,
"鹓鸾不司晨":鹓鸾也不报晨。
"君看海上鹤":你看那海上的黄鹤在自由飞翔,
"何似笼中鹑":怎么可能像那鸟笼中的鹌鹑一样。
"独用天地心":我只按照天地自然的本心行事,
"浮云乃吾身":自由飘飞的浮云才是我的身影。
"虽将簪组狎":虽然周旋于官场之中,
"若与烟霞亲":内心却更愿意亲近烟霞美景。
"季父有英风":六父你素有英豪风度,
"白眉超常伦":才能就好比马良五兄弟中最杰出的老大白眉哥,超常绝伦。
"一官即梦寐":你视官场犹如梦境,
"脱屣归西秦":辞官回家如脱靴一样不值得挂在心上。
"窦公敞华筵":窦公给你操办了丰盛的别宴,
"墨客尽来臻":文人墨客都来为你捧场送别。
"燕歌落胡雁":酒宴的燕歌把胡雁都吸引下来,
"郢曲回阳春":郢地的歌曲仿佛能让阳春回转。
"征马百度嘶":送你的征马已经嘶叫了百回,
"游车动行尘":把你的车拉动得行尘漫野。
"踌躇未忍去":你之所以踌躇未忍离去,
"恋此四座人":正是恋恋不舍四座的朋友。
"饯离驻高驾":拉住你饯别不让马车走,
"惜别空殷勤":别怪我频频给你敬酒献殷勤。
"何时竹林下":你什么时候再来竹林下,
"更与步兵邻":我好与你这个当代阮步兵做邻居。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五言古诗,表达出诗人与六父的深厚友谊,对友人的欣赏之情,以及诗人自己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疾苦的傲岸精神。
2. 写作手法
对比:开篇将自由的龙虎、鹓鸾、海上鹤与被困的笼中鹑对比,鲜明展现自由与束缚的差异,强化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官场禁锢的不满。用典:使用“白眉”这一典故,夸赞任城六父才能出众,增加诗歌文化底蕴,使表达更含蓄典雅。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诗人借这“龙虎”“鹓鸾”这两种强大且自由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豪迈、超脱的气势。第二句“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写本应在自然中自在生活的鹌鹑如今却被困于笼中,失去自由,行动受限。与自由飞翔的鹤形成鲜明反差,凸显出被困的无奈与悲哀。第三句“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用自在的“浮云”,直接表达出诗人追求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第四句“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赞美六父即便身处官场,内心却亲近自然,不被官场的污浊所沾染。第五句“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英风”直接夸赞任城六父英武不凡的风采,运用“白眉”典故,称赞六父才能出众,远超常人。第六句“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梦寐”,说明六父将官职视为如梦一般,并非执着追求,体现其超脱心态。“脱屣”形象地写出六父辞官归京,如同脱掉鞋子般轻松,展现其洒脱。第七句“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描绘窦公设下豪华筵席为六父饯行的场景,渲染饯别氛围;“尽来”说明众多文人墨客前来,侧面表现六父的好人缘与影响力。第八句“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写出宴会上歌声美妙,连胡雁都为之停留,极言歌舞之精彩。“回阳春”进一步夸赞宴会表演的高超,增添氛围。第九句“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借征马嘶鸣,营造出即将分别的动态画面,烘托离别氛围;“游车动行尘”描述游车启动扬起尘土,直观展现出行程开启,离别将至。第十句“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踌躇”直白表达诗人因不舍而徘徊犹豫,不忍与六父分别。“恋此四座人”点出不舍原因,说明诗人留恋与六父及在座众人相处的时光。第十一句“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通过殷勤挽留即将启程的车马,体现对离别的不舍与挽留之情,表达离别满是无奈与怅惘。第十二句“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借用“竹林”典故,表达对未来与六父相聚的美好期待;希望能像与阮籍为邻那般,与六父共享自在时光,更加深化了二人的情谊。
上一篇:唐·张汇《游栖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