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hǎo
hǎo
shī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2
sān
nián
zuǒ
shěn
gōng
jiāng
西
hǎo
hǎo
nián
shí
sān
shǐ
shàn
lái
yuè
zhōng
hòu
suì
gōng
zhèn
xuān
chéng
zhì
hǎo
hǎo
xuān
chéng
zhōng
hòu
èr
suì
wèi
shěn
zhù
zuò
shuāng
huán
zhī
hòu
èr
suì
luò
yáng
dōng
chéng
chóng
hǎo
hǎo
gǎn
jiù
shāng
huái
怀
shī
zèng
zhī
jūn
wéi
zhāng
shū
shí
sān
cái
yǒu
cuì
zhuó
fèng
shēng
wěi
dān
liǎn
lián
hán
gāo
tiān
bàn
qíng
jiāng
lián
shì
jūn
chàng
shǐ
使
huá
yán
zhǔ
gōng
zuò
shǐ
lái
chí
chú
yǐn
zàn
huí
yìng
cháng
shuāng
huán
gāo
xià
cái
guò
qīng
luó
pàn
pàn
zhà
chuí
xiù
shēng
fèng
fán
xián
bèng
guān
niǔ
sài
guǎn
liè
yuán
zhòng
yīn
néng
zhú
niǎo
niǎo
chuān
穿
yún
zhǔ
gōng
zài
sān
tàn
wèi
yán
tiān
xià
shū
zèng
zhī
tiān
jǐn
shuǐ
shū
lóng
shā
kàn
qiū
làng
míng
yuè
yóu
dōng
měi
xiāng
jiàn
sān
wéi
shū
zhì
suí
yuè
mǎn
yàn
tài
zhú
chūn
shū
jiàng
chún
jiàn
qīng
qiǎo
yún
zhuǎn
jīng
pèi
dōng
xià
shēng
suí
zhú
shuāng
diāo
xiè
lóu
shù
shā
nuǎn
shēn
wài
rèn
chén
zūn
qián
qiě
huān
piāo
rán
xiān
fěng
xiàng
pìn
zhī
yáo
pèi
zài
yún
chē
dòng
shuǐ
shēng
yuǎn
yuè
gāo
chán
yǐng
ěr
lái
wèi
suì
sàn
jìn
gāo
yáng
luò
chéng
chóng
xiāng
jiàn
nào
nào
wèi
dāng
guài
shì
shào
nián
chuí
bái
péng
yóu
jīn
zài
fǒu
luò
tuò
gèng
néng
mén
guǎn
tòng
hòu
shuǐ
yún
chóu
jǐng
chū
xié
guà
shuāi
liǔ
liáng
fēng
shēng
zuò
jìn
mǎn
jīn
lèi
duǎn
liáo
shū

译文

在大和三年这一年,我辅佐曾经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观察使的幕府供职,那时张好好十三岁,刚因为会唱歌而被编入乐籍。过了一年,沈公改官宣歙观察使,又把张好好带去安排在宣城乐籍。又过了两年,张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师以双鬟的年纪纳为姬妾。再后两年,我在洛阳东城重又见到张好好,感念旧时情境,伤痛万分,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您是南昌的佳丽人,当年十三岁多一点。像嫩绿凤尾刚生芽,像晕红莲花还含苞。高阁依在半天里,章江连接着天空。在这里请您试着唱歌,专为此把华丽宴排铺陈开来。主人公回头环顾四座客,正惊讶您来得踟蹰。吴娃就起身引您上前,还犹豫掩长袖半面。一双发髻高低恰合宜,青螺小袄正显身材娇俏。明眸妩媚静垂下双袖,歌喉啭动犹如雏凤鸣呼。急促的弦索弹出关纽,高亢的管乐像要吹裂圆芦。多少乐声都跟不上您的歌唱,缭绕飘渺飞向那碧云天路。主人公赞叹了还又赞叹,说这样的歌声天下称罕。送给您沙狐皮做成的皮大衣,还配上用珍贵的水犀角制成的梳子。到龙沙洲去看秋浪,在明月下畅游东湖。从那以后我们便常常会面,三日不见就要算太过生疏。美丽资质随着月亮变得丰满,浓艳风情跟着春天更加展舒。深红的嘴唇渐渐轻灵乖巧,轻盈的步态越发从容自如。旌旆旗帜忽然向东而下,笙歌乐舞转随舳舻久久不绝。秋霜凋萎谢楼楼畔树,春沙温暖句溪溪边蒲。身外事任由它等同尘土一样,酒杯前且尽人生欢娱。集仙殿里飘然来客,作赋压倒司马相如。聘您使用碧瑶珮,载您动用紫云车。从此洞门关闭水声远去,明月高悬蝉影孤单。自那时过了没几年,已经散尽了我们这些高阳酒徒。在洛阳城东又重新见到你,您身姿绰约正酒店当垆。奇怪我为什么事情所苦,年纪轻轻的就白了须胡。同游的伙伴如今可还在,这失意的日子可还受得住?在我哭悼沈公后,水天尽染初秋的颜色。斜阳冷光照着衰柳,凉风在座边暗自生起。泪水洒满了胸前的衣襟,短歌一曲为您写下这首诗。

逐句剖析

"牧大和三年":在大和三年这一年,

# 大和:唐文宗年号(827—835),也作太和。

"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我辅佐曾经的吏部侍郎沈公任江西观察使的幕府供职,

# 幕:幕府,将军的府署。,吏部沈公:沈传师,字子言,吴(今江苏苏州)人,大和(太和)二年(年)以尚书右丞出为江西观察使,曾召杜牧为幕僚。大和(太和)九年(年)死于吏部侍郎任上,故称吏部沈公。,佐:辅佐

"好好年十三":那时张好好十三岁,

"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刚因为会唱歌而被编入乐籍。

# 乐籍:乐部的名册。古时官伎隶属于乐部。

"后一岁":过了一年,

"公移镇宣城":沈公改官宣歙观察使,

# 移镇宣城:沈传师于大和(太和)四年(年)九月调任宣歙观察使。

"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又把张好好带去安排在宣城乐籍。

"后二岁":又过了两年,

"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张好好被沈公弟弟著作郎沈述师以双鬟的年纪纳为姬妾。

# 双鬟:将头发盘曲绕成环状,挽成双髻,为年少女子的常见发型。一说指一千万钱。,沈著作: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字子明,大概曾任著作郎或者著作佐郎,故称。

"后二岁":再后两年,

"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我在洛阳东城重又见到张好好,

"感旧伤怀":感念旧时情境,伤痛万分,

"故题诗赠之":就写了这首诗送给他。

"君为豫章姝":您是南昌的佳丽人,

# 姝:美女。,豫章:郡名,即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即驻于此地。

"十三才有余":当年十三岁多一点。

"翠茁凤生尾":像嫩绿凤尾刚生芽,

# 凤生尾:植物,当即凤尾竹。,茁:生长。

"丹脸莲含跗":像晕红莲花还含苞。

# 跗:花萼的基部。

"高阁倚天半":高阁依在半天里,

# 高阁:指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旧址在江西新建县西章江门上,西临大江。

"晴江联碧虚":章江连接着天空。

# 碧虚:天空。,晴江:一作“章江”,即章水,源出江西崇义聂都山,东北流入赣县,与贡水合流为赣江,经南昌流入鄱阳湖。

"此地试君唱":在这里请您试着唱歌,

"特使华筵铺":专为此把华丽宴排铺陈开来。

# 华筵:丰盛的宴席。

"主公顾四座":主人公回头环顾四座客,

# 顾:回头看。,主公:指沈传师。

"始讶来踟蹰":正惊讶您来得踟蹰。

# 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

"吴娃起引赞":吴娃就起身引您上前,

# 起引:搀扶引领。,吴娃:吴地的美女。

"低回映长裾":还犹豫掩长袖半面。

# 裾:衣服的前襟。

"双鬟可高下":一双发髻高低恰合宜,

"才过青罗襦":青螺小袄正显身材娇俏。

# 罗襦:丝罗制成的短袄。

"盼盼乍垂袖":明眸妩媚静垂下双袖,

# 盼盼:贞元间名伎关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为武宁节制徐建封所宠,这里代指张好好。

"一声离凤呼":歌喉啭动犹如雏凤鸣呼。

# 离凤呼:一作“雏凤呼”。形容声音清越,如同小凤凰的鸣叫声。

"繁弦迸关纽":急促的弦索弹出关纽,

# 关纽:琴弦的转轴。,迸:喷射,裂开。,繁弦:急促的乐声。

"塞管裂圆芦":高亢的管乐像要吹裂圆芦。

# 塞管:即芦管,一种少数民族乐器。

"众音不能逐":多少乐声都跟不上您的歌唱,

"袅袅穿云衢":缭绕飘渺飞向那碧云天路。

# 云衢:天空。,袅袅:歌声绵延不断。

"主公再三叹":主人公赞叹了还又赞叹,

# 主公:一作“主人”。

"谓言天下殊":说这样的歌声天下称罕。

"赠之天马锦":送给您沙狐皮做成的皮大衣,

# 天马锦:用沙狐皮做成的皮大衣。沙狐活动于沙丘地带,身小皮白,肚子下的皮称为天马皮,下巴下的皮称为乌云豹,都是极为贵重的皮料。

"副以水犀梳":还配上用珍贵的水犀角制成的梳子。

# 水犀梳:用珍贵的水犀角制成的梳子。,副:配上。

"龙沙看秋浪":到龙沙洲去看秋浪,

# 龙沙:地名,在南昌城北,因其地多白沙并呈龙形,故名。

"明月游东湖":在明月下畅游东湖。

# 东湖:地名,在南昌城东,与章江相通,也是当时的游览胜地。

"自此每相见":从那以后我们便常常会面,

"三日已为疏":三日不见就要算太过生疏。

"玉质随月满":美丽资质随着月亮变得丰满,

# 满:丰满。,玉质:玉体。

"艳态逐春舒":浓艳风情跟着春天更加展舒。

# 舒:舒展。,艳态:娇艳的姿态。

"绛唇渐轻巧":深红的嘴唇渐渐轻灵乖巧,

# 绛唇:红唇。

"云步转虚徐":轻盈的步态越发从容自如。

# 虚徐:轻柔,舒缓。,云步:像云彩一样飘逸的脚步。

"旌旆忽东下":旌旆旗帜忽然向东而下,

# 东下:指沈传师调任宣州。,旌旆:旌旗。

"笙歌随舳舻":笙歌乐舞转随舳舻久久不绝。

# 舳舻:船尾为舳,船头为舻,指首尾相连的船只。

"霜凋谢楼树":秋霜凋萎谢楼楼畔树,

# 谢楼:谢朓楼,在宣城北,又名北楼,南朝齐宣城太守谢所建。

"沙暖句溪蒲":春沙温暖句溪溪边蒲。

# 句溪:又名东溪,从宣城东流过,曲折如同“句”字,故名。

"身外任尘土":身外事任由它等同尘土一样,

"樽前且欢娱":酒杯前且尽人生欢娱。

# 樽:酒杯。

"飘然集仙客":集仙殿里飘然来客,

# 集仙客:指沈述师。此句下诗人自注:“著作尝任集贤校理。”集贤为唐代宫殿名,内设书院,有学士、直学士等职。

"讽赋欺相如":作赋压倒司马相如。

# 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文学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为相如。名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欺:压倒。,讽赋:作赋。

"聘之碧瑶佩":聘您使用碧瑶珮,

# 碧瑶:碧绿的玉佩,形容贵重。,聘:下聘,用礼物订婚。

"载以紫云车":载您动用紫云车。

# 紫云车:仙人乘坐的车子,形容豪华。典出《博物志》:“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

"洞闭水声远":从此洞门关闭水声远去,

# 洞闭水声远:典出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在天台山桃源洞遇见二位仙女,偕至洞府,结为伉丽。平日以对弈为乐。半年后思乡心切,二女相送出溪口,返家一看,竟已历七世。后来两人再度来山,终于修仙上天。这里暗指张好好嫁给沈述师后不再与故人往来。

"月高蟾影孤":明月高悬蝉影孤单。

# 月高蟾影孤: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为后羿之妻,偷吃了长生不老药,托身于月宫,化为蟾蜍。此处暗示张好好独守空房,孤单寂寞。

"尔来未几岁":自那时过了没几年,

# 尔来:从那时起。

"散尽高阳徒":已经散尽了我们这些高阳酒徒。

# 高阳徒:即高阳酒徒。典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引兵过陈留,高阳人郦食其求见,刘邦闻使者言“状貌类大儒”,遂不想见。令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食其大怒呵斥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乃延入,后受重用。后用“高阳酒徒”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洛城重相见":在洛阳城东又重新见到你,

# 洛城:洛阳。诗人于大和(太和)九年(年)秋,以监察御史分司洛阳。

"婥婥为当垆":您身姿绰约正酒店当垆。

# 为当垆: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当垆:指卖酒,垆是酒店里安放酒坛的土台。,婥婥:姿态美好的样子。

"怪我苦何事":奇怪我为什么事情所苦,

# 怪我:对我感到惊奇。

"少年垂白须":年纪轻轻的就白了须胡。

"朋游今在否":同游的伙伴如今可还在,

"落拓更能无":这失意的日子可还受得住?

# 落拓:无拘无束,自由放纵。

"门馆恸哭后":在我哭悼沈公后,

# 门馆恸哭后:指诗人因为沈传师的去世而痛哭。因为杜牧曾为沈传师的幕僚,故有此称。“恸哭”典出《晋书·谢安传》,谢安之甥羊昙为谢安所爱重,谢安曾经坐车进西州门。谢安死后,羊昙走路从不经过那里,一次大醉后不觉走到了西州门,发觉后恸哭而返。

"水云愁景初":水天尽染初秋的颜色。

"斜日挂衰柳":斜阳冷光照着衰柳,

"凉风生座隅":凉风在座边暗自生起。

# 座隅:座边。

"洒尽满襟泪":泪水洒满了胸前的衣襟,

"短歌聊一书":短歌一曲为您写下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张好好诗》是晚唐诗人杜牧为歌妓张好好创作的一首诗。诗歌以深挚笔触记录了一位才艺卓绝女子的跌宕人生。大和三年(828年)秋,杜牧于洛阳东城重逢故人张好好,目睹她从五年前洪州乐籍中初绽锋芒的清丽少女,沦落为当垆卖酒的市井女子,遂以诗笔记录这段令人唏嘘的时空之变。全诗以今昔对比展开叙事。通过追忆六载前张好好在沈公宴席上的惊鸿之姿,其歌喉令满座倾倒,风头直压名妓杜秋娘;再转写重逢时“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的憔悴容颜,为生计所迫“当垆十五年”的凄楚境遇。诗人巧妙运用“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的意象反衬,将女子容颜的荣枯与月相盈亏、花事开谢相勾连,在时空错位中完成对命运无常的哲学叩问。诗中“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的时空叠印,既暗含对自身宦海沉浮的感怀,更以“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的共情,完成对封建时代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切观照。此诗不仅记录个体命运,更折射出中唐社会阶层流动的残酷图景,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张好好诗卷》是杜牧追忆故人而作。该诗歌形成时间约莫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前后,其创作缘起与诗人跌宕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彼时身为晚唐名士的杜牧,常流连于扬州、宣城等地青楼雅集。据《樊川文集》记载,大和三年(829年)初逢张氏时,这位妙龄女子年仅十三,已显露过人才艺;待数度春秋流转,杜牧于某次宴席重睹佳人,却见其历经风尘磨难,风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怅惘触发诗人创作灵感,遂成就这卷流传千载的"感旧伤怀"之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传世墨宝的作者归属在学界存有学术探讨。主流观点认为此作确系杜牧手书,徐邦达、杨仁恺等鉴定大家皆持此论,曹洋、孙大军等中青年学者亦从笔墨技法角度提供佐证。不过仍有少数研究者提出质疑,如刘宏伟、林鹰等从文献考据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尽管这些异议颇具启发性,但因缺乏直接文献支撑与权威鉴定依据,尚未形成足够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叙事抒怀诗。诗里讲张好好从小被卖到乐籍,十三岁就因为能歌善舞出名,其人美如凤凰,其声歌声清亮。她被官员沈公赏识,日子风光一时,被纳为妾室。但后来命运急转直下,被抛弃后沦落到洛阳街头卖酒为生。诗歌表面上写张好好被时代碾碎的悲剧,实际也在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杜牧既同情张好好这样的女性被当成玩物又遭抛弃,又借她的故事暗讽社会的不公:明明才华出众,最后却被逼得只能卖酒为生。而诗的最后“洒尽满襟泪”更不只是哭张好好,更是哭命运无常,连才华和青春都保不住。

2. 写作手法

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洞闭水声远”典出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原典故指的是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在天台山桃源洞遇见二位仙女,偕至洞府,结为伉丽。平日以对弈为乐。半年后思乡心切,二女相送出溪口,返家一看,竟已历七世。后来两人再度来山,终于修仙上天。作者巧妙运用其典故与杜牧与张好好之间相隔数年再见的联系,暗指张好好嫁给沈述师后不再与故人往来的感怀与遗憾。

3. 分段赏析

从“君为豫章姝”到“始讶来踟蹰”:开篇以鎏金点翠之笔,勾勒出天宝年间惊鸿照影的绝代风华。“翠茁凤生尾”非独描摹服饰,更暗喻少女破茧成蝶的蜕变。青丝如凤羽流苏,朱颜似荷擎露,十三龄少女立于赣江滕王阁的云阶之上,俨然成为天地灵气的凝结。诗人匠心独运,以“主公顾四座”的侧写镜头,让权贵失态的瞬间化作丈量美的标尺,这惊鸿一瞥的亮相,恰似敦煌壁画中骤然亮起的飞天,在乐宴华章里投下永恒的惊鸿影。从“吴娃起引赞”到“副以水犀梳”:当吴娃轻挽素手,垂眸理裾的怯意与“雏凤清声”的惊艳形成戏剧张力。诗人摒弃白居易式的工笔摹写,转而以“繁弦迸关纽”的器乐崩裂之景,托举出声震穹宇的歌喉。这种以静制动的表现手法,令“袅袅穿云衢”的余韵在读者耳畔萦绕不去。更见匠心者,将少女声腔淬炼成穿透时空的艺术晶体,使乐妓生涯的华彩篇章,化作盛唐文化图鉴中璀璨的明珠。从“龙沙看秋浪”到“散尽高阳徒”:诗人铺陈富贵浮云,龙沙秋浪的豪迈,东湖月宴的旖旎,在“玉质随月满”的蜕变轨迹里,暗藏命运齿轮的无声转动。当“紫云车”载着天仙画境驶入现实,“洞闭水声远”的意象犹如易碎琉璃,折射出深宅大院里被锦绣遮蔽的孤寂。这种甜蜜与苦涩的复调叙事,恰似琵琶曲中突然插入的裂帛之音,为后续的命运急转埋下惊雷。从“洛城重相见”到“短歌聊一书”:洛城重逢的戏剧性场景,诗人以“婥婥当垆”四字点破时代巨变。当曾经惊鸿照影的歌姬沦为酒垆侍女,叙事视角陡转直下,却以“怪我苦何事”的错位问答,将血泪凝成克制的诗行。最惊心动魄处,在于诗人将泪眼投向“衰柳凉风”的留白——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挽歌,更是整个时代女性悲剧的缩影。结句“洒尽满襟泪”的特写镜头,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触摸到长安秋夜的彻骨寒凉。

4. 作品点评

杜牧《张好好诗》在中唐文学中具有独特价值,其通过“华筵惊鸿-深院孤影-酒垆落泪”的叙事,既延续了宫体诗的精致笔法,又突破性地注入新乐府精神。诗中“玉质随月满”以月光喻女子成长,与“凉风生座隅”的斜阳暮景形成呼应,这种画面既强化了悲剧,又暗含对封建女性命运的深刻观照。正如明代杨慎所言“杜牧之诗如老吏断案,字字见血”,作品在“身外任尘土”的故作洒脱与“洒尽满襟泪”的真实痛楚间,展现了雅俗交融的语言艺术。全篇虽未直言制度之弊,却通过张好好从“雏凤清声”到“当垆卖酒”的人生跌宕,以典型场景折射时代缩影,这种“以乐景写哀”的叙事策略,使结尾定格画面成为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杜牧罪元、白诗歌传播,使子父女母交口诲淫,且曰:“恨吾无位,不得以法绳之。”余谓此论合是元鲁山、阳道州辈人口中语,牧风情不浅,如《杜秋娘》《张好好》诸篇、“青楼薄幸”之句,街吏平安之报,未知去元、白几何?以燕伐燕,元、白岂肯心服!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瑶瑟怨》

下一篇: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