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诗在壁无人爱":我拙劣的诗写在墙壁上,没有谁来喜爱,
"鸟污苔侵文字残":鸟粪玷污、青苔侵蚀,诗句的文字已残缺不全。
"唯有多情元侍御":只有重情重义的元侍御,
"绣衣不惜拂尘看":他身着绣衣,不嫌脏污,拂去尘土仔细赏看。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酬赠题材的七言绝句,借壁上旧诗遭鸟污苔侵、唯有元稹拂尘细看的景象,写出了诗人对自己诗作无人问津的感慨,以及对元稹珍视其诗的感激之情。
2. 分段赏析
“拙诗在壁无人爱”:诗人白居易以极为直白且略带自嘲的口吻起笔,称自己题写在墙壁上的诗作,无人问津、无人欣赏。这一表述既反映出其诗作在当时可能未得到广泛认可,也侧面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因作品受冷落而产生的失落情绪。在那个文人墨客常以诗会友、以诗扬名的时代,自己的心血之作却遭人忽视,这种境遇难免让诗人心生落寞。“鸟污苔侵文字残”: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壁的凄惨景象。鸟粪的玷污,青苔的侵蚀,使得原本题写在墙壁上的文字残缺不全。这里的“鸟污苔侵”既是对自然环境破坏诗作的如实描述,又何尝不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在岁月的长河中,如同这面诗壁一样,被无情地冷落、消磨,曾经的文字光辉渐渐黯淡,也暗示了诗人在文坛的境遇,如同这残损的诗句,艰难而坎坷。“唯有多情元侍御”:在满心的失落与无奈之中,诗人笔锋一转,引出了元稹。“多情”二字,高度赞扬了元稹对自己的情谊。在众人皆对自己的诗作视而不见之时,唯有元稹这位侍御,对其作品饱含深情,给予关注。这里的“多情”,不仅仅是对诗歌本身的喜爱,更是对白居易这位诗人的理解与欣赏,在茫茫人海中,能有这样一位知音,对于白居易而言,是莫大的慰藉。“绣衣不惜拂尘看”:“绣衣”一词点明了元稹的身份,古代绣衣常是官员服饰,代表着身份的尊贵。而元稹身为身份尊贵之人,却不惜弄脏自己的绣衣,亲自拂去诗壁上的尘土,只为仔细阅读白居易的诗作。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元稹对白居易诗作的珍视,他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不在乎衣物是否被弄脏,一心只为欣赏友人的作品,这种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真挚友情,令人动容,也让白居易深深感受到了来自挚友的尊重与支持。
3. 作品点评
《骆口驿旧题诗》因真切体现白居易对诗作流传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历来被视作研究元白交游的重要史料。诗中描绘壁上的拙作无人欣赏,任鸟粪玷污、青苔侵蚀,文字已然残损,唯独元侍御情意深厚,不惜拂去尘埃驻足观看。像“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等句,以朴素语言传递出文人之间的雅趣,也隐约折射出唐代题壁诗文化的兴衰变迁。
上一篇:唐·白居易《秋怀》
下一篇:唐·白居易《开元九诗书卷》